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噶千法教-開示文章、法教報導:法教報導:菩薩戒傳授(下)■2019噶千仁波切台灣傳法圓滿行報導
菩薩戒傳授(下)■2019噶千仁波切台灣傳法圓滿行報導

2019噶千仁波切台灣傳法圓滿行報導(下)
H.E. Garchen Rinpoche Taiwan Tour
 
---慈無量心,是修持唯一下手處
 
■菩薩戒傳授
Teachings on Bodhicitta and Conferring of Bodhisattva Vows(II)
 
時間:2019年9月7日上午
地點:台北圓山大飯店
中文翻譯:張昆晟
 
■眾生在基上之平等,是行菩薩行之基礎
 
今天要受的是菩提心戒,應當要瞭解,人與其他眾生都是平等基上平等的,這是從基上來說,本來就是平等相同,世俗來說我們都有煩惱,如此看待因果,就真的能對因果規律產生信心。
 
如此才能從事菩薩行時,才會具足廣大威力,若僅看到他人缺點,有如何缺失煩惱等都是無濟於事的,應當觀察之下反照自身,知道自己有如何煩惱、缺點,因此,去瞭解煩惱的過失,這是極其重要的。之後再來進一步修持,例如談密乘修持等,必須先瞭解煩惱功德、正確信受業力因果道理,進一步才能談修持。
 
剛剛提到「願眾生具足樂及樂因」之後是「願眾生遠離苦與苦因」,苦因來自於煩惱與我執,有時我們覺得眾生傷害我,搶奪走我的東西,會這樣抱怨,但若仔細探查之所以今天會有此苦受,會知道這都是往昔造作錯誤行為而導致的結果,並不能完全歸因於其他眾生。
 
那我們往昔煩惱有哪些?既有嗔心、傲慢、嫉妒等,背後都是強烈執著,因此產生嫉妒、傲慢、嗔心等煩惱,因此造做出身口大量問題行為,背後的根本原因都是心中的煩惱,都是來自於自他對立、沒有考慮業力因果的錯誤概念。
 
■自己的仇敵是內心煩惱
 
當你去反思後,會真正瞭解「一切都不會脫離因果業力的規律」,如此一來也知道,自己真正的仇敵不是有情眾生,而是內心煩惱,因此要真正獲得快樂,就要發願具足快樂與快樂之因、遠離痛苦與痛苦之因。
 
可以將慈心、悲心當成是真正的資本、財富,今生與來生的所有安樂,都來自於慈心悲心,如此已經具足一切,缺乏慈心悲心,在我執之下,最後對快樂的追尋也都是枉然、無有意義。
 
擁有此慈心悲心的福德,才是建構未來快樂資本,應當有此智慧去瞭解,並藉由反照自身煩惱來瞭解苦因、樂因為何?如此一來就會瞭解到,所有宗教都在談此事,都在探討慈心悲心,這是多麼有功德的事情。
 
■慎思體會慈心悲心的價值
 
若你瞭解慈心悲心的價值,就會平等信任一切宗教,知道所有宗教都在謀求一切眾生安樂,因此我們可以共求世間的安樂。
 
若相反地,想的都是我執,和其他眾生就格格不如,沒有立基對話空間。
 
因此,在內心確定慈心悲心價值,這是對我們是非常重要且有益處的事。
 
因此世間當中,人們所遵循的生活規律、價值等,例如何為苦樂等,都有兩層次:共業:眾生的共同感受
別業:則是指個別感受
 
例如大環境角度而言,一個國家自由與否,是環境中的共業,而個別業感則是:例如同樣國家內,有人是被拘禁、不得自由的,這也是眾生個別自身的業有關,「以善業導致安樂、以惡業導致痛苦」,這在所有眾生身上運作都是平等的、無有差別。
 
■一切功德皆從慈心悲心而來
 
我們要獲得快樂,應當擁有福德,如同薩迦格言「功德皆從慈心悲心而來」。
 
我們仰仗過去慈心悲心所發起之善業,因此有些人今生有非常大的權勢,例如有些人富可敵國,可以提供全球眾生數月飲食,都還綽綽有餘,財富如此豐厚,也有眾生連自身溫飽都自顧不暇,同樣的眾生個別有這麼大差異,這都是來自於福德大小。。
 
福德大小來自于慈心悲心與否,奉行慈心悲心者最終必能現起智慧,有智慧時,如同僵化凝結的冰就化為智慧,當我們從實相角度看,而擁有慈心悲心時,被我執僵化之心就會回到水的本體,就是佛陀的智慧。
 
■與其辛勤如山王,不如積福如火星
 
因此從此角度而言,冰和水本質無差異,眾生和佛陀也無差異,三道有情眾生有形像差別,完全取決於所造之業,以及是否遵循我執來發展,如同祖師之教誡:「與其辛勤如山王,不如積福如火星」,根源上下手從小處累積福德,自然能水到渠成、發展順遂,一切都由福德而來。
 
若缺乏福德,即時追求世間安樂,也無處承辦。福德就是慈愛心,有慈愛心才有菩提心戒可言。
 
若我們真正具足慈心悲心的話,布施、持戒等本來涵攝其中。要累積福德,要真正從心下手,若我們懂得如何獲取福德?如何能轉小善為大善?這些具體方法,都可從佛陀開示中開現出來,因此這是為何我們可以藉由皈依三寶、皈依佛陀,使表相上的小小善法來累積廣大福德。
 
■有慈愛心方能受戒
 
能夠承辦佛陀之法就是菩提心戒,最殊勝的方便就是菩提心戒,得戒前提是瞭解菩提心功德,這是佛陀為我們宣講的。
 
既然講到戒,大眾應當要瞭解「戒」的概念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我從監獄放出來到拉薩後,去見一位善知識:朋措仁波切,接受戒律教學,包括八關齋戒,以及戒律方便教授,他也寫過一篇「八關齋戒功德利益」,交給我帶在身上。
 
他教授到,受持七分別解脫戒中的任何一分,至於部分受持,都成為一分戒居士,如同怙主吉天頌恭「護持一分戒,其果亦為涅槃」。
 
■得戒有無功德,來自於受戒動機
 
一分戒有一分戒功德,若希望能轉小善為大功德,標準在於具戒與否,是否具戒,則取決於自己的發心,具足慈心悲心,就能真正得戒持戒。得戒功德都來自於受戒動機。
 
持戒功德在此情況下,一切善法都能輾轉增上,相對地,缺乏戒律或慈心悲心者,即便因為布施,仰仗有限布施而暫時獲得財務受用,即使非常富裕,也有無以為繼之日。
 
但若是持戒者造善法,此功德就能不斷延續,持戒與否,就如同大海和燈油差別,差別極為巨大。不具足戒律而行持善根者,所得福德如同油燈會耗竭窮盡,兩者差異何在?是否具足慈心悲心以發心來界定。
 
■具戒則能轉小福德為大福德
 
若大家能從此面向上來瞭解,具足一分戒也有一分戒的功德,具足戒律就能轉小福德為大福德,這樣的理解對於自己的受戒非常有意義。
 
譬如受戒者有「暫時」及「究竟」功德兩種,譬如菩提心者行善所得福德,暫時者能獲得人天善趣,且這樣果報是不斷增長、能夠讓他生生世世感得富裕果報,長遠而言具足菩提心的究竟功德則是承辦佛果,有此功德相關善法,也可以此類推。
 
■菩提心的功德能生生世世受用
 
薩迦班智達曾強調「求學」的重要性,他指出,即使今生無法通達,也要堅持學習,因為能使來世獲得較好功德,我們看到同樣學童,送到學校,即使花費大量金錢都無法培養。
 
相對地,有些學童能輕而易舉能通達,這些知識差別在於宿世是否修學。他也強調,即便今天就死亡,也要修學,即使今生不成,來世也能享此功德。
 
我們也能運用到「具有菩提心」這點上,發起之功德能生生世世受用,我們看到有些孩童天生恐懼心少,體驗出菩提薩垛,少有恐慌,具有堅毅勇氣,這些氣質來自於前世薰修。
 
其他情況之下,若不是有強烈菩提心者,我執越強大,嗔心、不安全感越強,有些孩童天生缺乏安全感,恐慌黏父母,思維就可知道這些都與前後世有關連。
 
從這些去了解如何發起願菩提心。從慈心悲心角度去瞭解,才知道「原來慈愛如此重要」,慈愛如同黃金一般,小小一塊也會受到重視。黃金和菩提心有譬喻關連,包括不變特質、承擔、安忍、具有殊勝價值…等,這些都體現著菩提心的重要。
 
■要體認到,「最重要的,是守護內心的菩提心」
 
因此,與其擁有、保全世間財富,更重要是保存黃金一般的菩提心,不要被其他宵小偷走,善加保護,用安忍的心保全內心菩提心,及內心中的安忍功德。
 
如此才能通達菩提心功德,知道如何持守菩薩戒,持守菩薩戒就要從保存內心的慈心悲心下手,就能夠善加持守菩提心戒。
 
因此我們應當要善加體認菩提心的功德與價值,確認「要守護的是內心菩提心」,受戒可能有些人猶豫不定,覺得「菩提心戒很難守」,但要知道其實內道佛法的一切修持,都是菩提心的修持,「為利眾生願成佛」不論如何饒益眾生,皈依與菩提心都是不可少的。
 
■菩提心戒為佛法精華、根本所在
 
受持菩提心戒時,就是將各地黃金聚集於一處,其實遍地都是價值下手處,只是現在先歸納於一處,告訴你「要守護的就是這個」。
 
其實這存在於一切法門中,遍佈於所有修法法門中,若能瞭解菩提心的價值,就能知道不論在人倫或佛法中,都會看到菩提心如此重要,因此說「菩提心戒是佛法的精華所在、根本所在」。
 
■「菩提心」為成就佛果唯一方法
 
另一方面,菩提心是成就佛果唯一方法,若缺乏菩提心,則不論如何下功夫,充其量都只能承辦暫時人天善趣,並無法獲達佛果,因此會說「有此則萬事具足,無此則無技可施」,重要性即在此,是承辦佛果的、唯一不可或缺的方便。
 
外在四大種、世間也可以做為三寶象徵:譬如佛寶如同虛空,不論從外、內、秘密層次來談論,討論「外在」與「三寶」連結時,一般討論人道有情眾生都是相同的,而在不同層面體現不同意義。
 
例如尊者討論外時輪、內時輪及究竟時輪,究竟時輪就是佛果,就如同虛空超越存在與不存在,如同虛空一般,這是佛果譬喻。
 
太陽做為法的譬喻,僧眾譬喻為月亮,虛空中展現一切,如同唸誦吽字時代表佛陀心意,猛然唸誦時,雜念將會暫歇,心轉為澄清清淨。
 
這如同照片攝影帶來憶念功德,看到就會想起當時的拍照情景,提起過去回憶,或拿念珠唸誦觀音心咒時,也會與與內心相連結等等。
 
這就是外在意義與內在意義做的聯繫,如此外在意義代表譬喻,內在意義代表功德,如同虛空等,如此譬喻就是將外在意義與內在功德結合,來做理解。
 
■菩提心的面向:「淨化」與「通達」
 
講到菩提心,要先談「菩提」的兩個面向:
一、淨化
二、通達
 
一、 淨化:淨化什麼呢?淨化痛苦與痛苦之因:苦因來自於「我」的主體概念,有「我」去執著,因此與他人劃下界線,但實際上,如同虛空空間沒有「我」「他」的差別,就如同瓶內外的空氣都是空氣,兩者並無根本差別。
 
如果我們執著著自我,就會堅信「我/她」是不同的,我們如同虛空的心,本性其實並無差別,若堅信有差別,成為心識作用,若能超越心識,才會是智慧境界。
 
這就是至尊密勒日巴尊者所言,「要依照智慧,不追隨心識」,也就是不要追隨自我概念、不追隨自他分別,唯有如此,我們才能最終通達無我道理,這就是究竟菩提心、勝義菩提心。
 
想要瞭解究竟通達的無我道理,就要從世俗菩提心道理下手,不斷串習此如同虛空之心,不斷培養利他想法,最終才能通達空性,才能了悟諸法實相之勝義菩提心。
 
有人認為「諸法性空」不實在,就如同看向天空就會看到太陽,怎會說是空?因此產生邪見。
 
實際上我們說的是妄加執著為我的不存在,雖然自我並非實有,但我們日以繼夜緊抓著自我概念,有些人正在修持佛法,並未進攻我執,一被石頭丟到嗔心馬上作用。
 
這代表虛構自我並未放下,只要自我存在,煩惱痛苦既然會銜接而來,成為僵化冰凍一樣。唯有從慈心悲心下手,才能通達空性,要空者就是去除這份虛構不實的自我概念。
 
這就是為何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所言:「圓滿諸佛皆由利他生」,不去緊抓我執不放。
 
由此就可知道,若能放下自我,對自他都有利,若不斷串習慈心悲心,就能瞭解到,根本上完全要透過利他心才能究竟承辦。
 
因此要薰修菩提心時,就要從兩層面去薰修:
(一)淨化我執
(二)通達利他心。
 
具體下手處,首先必須培養慈無量心,在還未生起合格慈無量心時,必須反覆斟酌此道理,如佛陀對話中所說,是否愛母親?會的。無始以來做過母親的有情眾生乃至於小蟲都做過母親,加害、傷害曾作母親者,這樣合理嗎?
 
如此反覆扣問,就會知道對於眾生,都應視為母親、關切苦樂,祈願具足安樂,如此不斷培養慈無量心,有朝一日就能視眾生視如己出,才會真正開始擴展遍及一切有情,才稱之為真正符合標準的慈無量心,還未生起時,這些思考都是必要的。
 
慈無量心才是生起真正慈心、悲心及菩提心的真正修法。
 
■唯有菩提心,能將過失轉為功德
 
我們應當知曉,透過菩提心會將過失轉為功德,相反地,帶著我執就會破壞內心本來的功德,例如我執會將慈心悲心轉為過失,因此瞭解慈心悲心功德,是很重要的。
 
對貓狗慈心悲心,也是我們可以下手培養慈悲之處。例如養寵物時,會投注非常強烈的貪愛心,但也有修練慈心悲心、及念恩報恩想的空間。
 
例如看著養的狗貓,想說過去曾是大恩父母,或男女友人,憶念過去恩德,現在有機緣照顧也是念恩與報恩想,不然往往執著於他人曾經傷害我,是仇敵等等,產生執著怨敵想等,這就是缺乏念恩報恩想、缺乏慈心悲心的運用。
 
慈心悲心衡量標準為何?並非遍及一切眾生的慈心悲心才是慈心悲心,哪怕只有特定對象,也是可以的。
 
怙主吉天頌恭曾言,「尚且不論對等虛空眾生產生悲心,若能對冤家產生悲心,這種心量也是悲心範圍」,這就是對「何為悲心?何為慈心」的對衡量標準有所認識,即使現在只能有此程度,但也能自詡為菩薩,會有此自信。
 
為何對怨敵仇家也要產生悲心?因為可能是過去愛戀不捨的父母男女朋友,佛陀告知若對其善惡業力量特別強,包括父母、伴侶等因重的對境,嗔心力量的反作用力會特別強。光是此理由就足以不產生嗔心。
 
■善加思維悲心的功德與嗔心的過患
 
入菩薩行論「一嗔能滅千劫所積善」,或許我們基於善根而獲得福德等,譬如享有財富受用榮華富貴等,但這些造就之善根,可能因為一念嗔心就葬送無疑。
 
當你生起嗔心時,可能會做出任何事,例如殺害、槌打對方等,因此無論如何,在生以嗔心時,要想到嗔心過失時,要轉為安忍,思維慈心悲心的功德。
 
我們要從「如何擁有慈心悲心」去思考、瞭解,去接受功德而揚棄過患,例如因為不需要有爭執起衝突,因此以安忍保全自己內心的慈悲,這是立基於智慧的。
 
透過智慧分析,思維因為有情眾生都做過父母,因此應當生起念恩想,對她們發起菩提心,如此一來,對內擁有菩提心功德,與他人相處時,則惦記過去曾作父母之恩,如此對他眾生,乃至於對自己怨敵有慈心悲心,就是完全合理的,這樣才能逐漸消弭對眾生之的嫉妒與嗔心,如此一來而能更好奉行行菩提心。
 
■慈無量心,是修持唯一下手處
 
佛子行中也說,雖然無過失但對方看待我如仇敵,透過安忍保存自己的慈心悲心態度,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培養、保全好內心的慈無量心,這點極為重要,要不斷思維安忍的重要性,及慈無量心重要性,在此處不斷做薰修。
 
因此,慈無量心的修持如此重要,以我個人來說,從慈無量心下手,是唯一入手處,僅此思維就已足夠,因為從慈無量心下手,自然能通達無我,因為沒有自我,因此與自我對立的「他者」概念就空掉、無法成立。
 
因為畢竟「自他」分別來自於內心,實際上自我是不實存的,放掉我執時,就能瞭解心的本性如同大海,如此一來,才能對「自己能了悟究竟菩提心」產生信心,這是從勝義的究竟真諦角度來說。
 
■除慈無量心外,無其他皈依
 
皈依文中有說,「直至菩提我皈依」,是指在此菩提功德生起前,不斷護持這顆心,都朝向此方向邁進,除此之外,別無其他皈依可言,從此角度談論皈依,其實與大手印及究竟菩提心的教義,都已結合在一起。
 
仁波切上午開始圓滿,會眾共同唸誦《菩提心妙寶祈願文》之後是午餐時間,仁波切體念大家對他的思念及孺慕之情,選擇繼續安坐在法座上,與千位法友共同用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