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噶千佛學會GDI / 噶千佛學會簡介 / 噶千仁波切的期望
 噶千仁波切的期望




    字型調整:

種下利他的希望:

噶千仁波切給新中心——台灣噶千佛學會的話
(影片逐字稿)

  今日生存在世上的我們,應該遵循二規來造就快樂、避免痛苦。


  所謂的二規,就是:清淨的宗教傳統以及世間的道德倫理。當今我們各個國家,都因外在的科學發展,而在世間物質條件的發展上,有了長足的進步;但與此同時,我們內在的寧靜、幸福感,卻越趨衰退。因此,不論在任何地方,所有的宗教都應該重視自身宗教的維繫、保存、發揚方面的責任。關於這點,有信仰的我們,可說是責無旁貸的。信仰宗教者的責任是什麼呢?就是人們內心的寧靜幸福、國與國之間的合作、民眾彼此的團結、宗教間的和睦,朝著讓這種寧靜幸福感、慈愛與悲憫之心能夠逐漸提升的方向去做,這就是所謂的責任。


  佛世尊曾說:「諸惡莫作。」這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不要傷害其他生命。佛還說:「眾善奉行。」也就是凡是好事,都盡力去做。盡力做好事,並不著重於身體、語言的善行,而是以心為主,所以佛說:「自淨其意。」總歸一句話,如果有了「利他之心」,則會給自己帶來好處,也能為他人帶來快樂,啟發階段性的利益與究竟長遠的安樂。


  雖然世上有許多宗教,但在這當中最主要的,就是這些宗教都能看重因果。若懂得因果,那麼,要擁有快樂,就必須要謀求快樂之因。什麼是快樂之因?當知快樂的因就是慈愛與悲憫。什麼是痛苦之因?要認識到:痛苦之因就是我執與煩惱。懂得這些以後,就可以駕馭現在正感受到的苦,就能斷除未來將要承受的苦。這些道理的出處為何?所有正統的宗教都會提到同樣的道理。其中,佛教團體則要依靠僧眾們的引領。以上道理都是我們要去落實的,這實在太重要了。


  獲得了人身寶後,我們要立定這「二規」的目標,請弟子們都要往這個方向去努力;內心之中要放下世間八法與害心,培養利他之心、慈愛與悲憫,這些價值正是能夠饒益自他的因,要試著讓它不斷地滋長。如果還未生起利他之心,要試圖令它生起,生起後要讓它不致減退,並且輾轉增上。我們所要精勤於如此方便,十分重要。


  台灣噶千佛學會要有百年大計。正如同佛陀的發願:「「眾生諸苦唯一藥,一切安樂之泉源,願得教法並承侍,亦願聖教常住世。」若要療癒眾生暫時與長遠的痛苦,該怎麼做呢?應該要運用佛法。什麼是佛法?佛法就是慈悲,就是智慧與悲心。擁有了智慧與悲心,就能造就暫時與究竟的利益。所謂純正的宗教,便是讓還未生起的智慧與悲心得以獲得啟發,生起之後又能令其不致衰退的方法。

  希望所有弟子們都能夠如此實修,精進努力;您也可為中心挹注資金,為僧眾提供順緣,這些都是很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