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最新消息  
 最新消息
    字型調整:

☸️ 精華摘要7___GBI瑪尼法會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開示(2022/8/7)

2022-08-08

❇️ 第九偈、第十偈開示摘要
 
❇️ 萬般帶不走,唯有業隨身
 
❇️ 精進就是維持正知念不放逸
 
觀看第七日(8/7)講授影片
 
 噶千仁波切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講授中譯轉播
 
→  【轉播時間】
 
8/1~8/8(台灣時間),共八日
每晚8:00
 
→ 【轉播平台】
 
YouTube
 
→ 【法本】
 
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
 
親愛的法友:
 
GBI的夏季法會第七日,恩師噶千仁波切繼續宣講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第九偈與第十偈。
 
本篇精華摘要,提供您快速掌握幾處開示要旨,便於複習。
 
精華摘要主題包含:
 
✱ 思惟生死無常是佛法基礎
✱ 萬般帶不走,唯有業隨身
✱ 修持佛法,利益今生與來世
✱ 精進就是維持正知念不放逸
✱ 信守佛法三乘的戒律
 
恩師為了眾生能夠離苦得樂,以86歲高齡仍說法不倦,每一句開示都是希望眾生受益;我們應當發起虔敬心,歡喜信受,使自心解脫,同利一切有情。
 
▍思惟生死無常是佛法基礎
 
道次第的修持基礎就是「轉心四思惟」:人身難得、業力因果、生死無常、輪迴過患。
 
死亡是肉身壞滅暫時的現象,心則不壞滅。臨終中陰的願文提到:變動是由業力所顯現的。
 
這就像是電視上的影像,一幕幕過去,一切都是虛幻不真實的,但我們執著這些影像,故生起喜怒哀樂;六道的運作也是如此,一切顯像都不是實有的。
 
當我們沒有習氣時,影像就不會生成。我們應當盡量造善業、斷惡業,因為善的習氣會顯現善的景象。
 
〈佛子行〉說:「諸苦猶如夢子死,妄執實有起憂惱」,假若某人傷害我,問題不在這個人,而是在他的嗔心。
 
如來藏是成佛的因,知道彼此的內心是如來藏,也就會知道,衝突的是彼此的嗔心,而不是眼前的這個人。
 
▍萬般帶不走,唯有業隨身
 
佛陀是這麼開示死亡無常的:「臨終之時縱使貴如王,財富親友僕從不相隨,吾人不論住或去何處,業力猶如影子不相離」,
 
這揭示了在生死輪迴中,只有業力伴隨著我。業力還沒顯現時,大家會覺得好像沒有這回事,但這是真實存在的;這些顯像都是習氣,業力因果真實不虛。
 
倘若今天死期到了,終究會死,一點辦法也沒有,這都是業力的作用。
 
知道了因果的道理,在最初便成為瞭解佛法的因,在中期能成為策勵我們修善行的友伴,在最後則能顯示通往解脫的路。格當派的格西們都強調思考無常的重要。
 
密勒日巴尊者對弟子開示說:「來生旅途長於今,旅途食糧妥籌未?旅途食糧若未備,今生極宜行布施」,
 
我們應該知道,永遠伴隨著我們的只有業而已,要以此來思惟死亡。
 
▍修持佛法,利益今生與來世
 
「誦讀聞思之輪,出離禪定之輪,所行事業之輪」,從這三個方面來推廣護持法教,都是護持佛法。世俗的善業也可以算是所行事業之輪,這都是對此生來世有幫助的。
 
薩迦班智達說:「吾以隨順世間理,宣說殊勝此正法」,佛法的核心就是慈愛心,由此而生的,都是有價值的,
 
例如做為一個有慈愛心的商人,就會以誠信經商,對社會有所貢獻,這些都可以算是佛法的有漏法範疇。
 
究竟的法就是無漏法,是沒有限制的。轉換自心,將我的部分去除,只有一味的利他;縱然是無法利益所有的人,但也能利益身邊的人。
 
佛法講的就是這些道理,從世間的法規或是佛法的法規來說都不相違,都是對來生有幫助的。
 
凡所有自己所造作的惡業,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。瞭解因果,就可以開啟雙目,明白世間道理以及法的意義。世間法則與佛法的法則,是可以一起行持的。
 
▍精進就是維持正知念不放逸
 
「精進」是正知正念不放逸,隨著悲心增廣,智慧生起,悲智雙運,就是不放逸。
 
吉天頌恭在〈度母七救怙文〉中說到:「難以證悟己之心,見已但卻不串習,惡行以致心渙散,祈善憶之天女來救怙」,這就是告訴我們,需保持正知念,具有正念智慧就會生起。
 
若我們從根本斷除害他的念頭,使身語意向善,這樣我們的所作所為就會對世間有利益。
 
有了正知念,我們的所做的行為就會具足六度。透過布施、持戒、安忍,我們可以得到三善趣的利益,透過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則可以獲得究竟的佛果;
 
佛陀圓滿六度,我們每個人也可以行六度,如是精進修持,成辦正知正念不放逸。
 
▍信守佛法三乘的戒律
 
當以三乘的戒律行持出世間法。皈依文中指出此三乘戒律:
 
「若斷害人之行與因,則別解脫戒圓滿,若成利他之行與因,則菩薩戒圓滿,若生情器淨觀,則密咒戒圓滿」。
 
《功德藏》裡面說到:「只隨善惡意差別,不隨善惡相大小」,
 
因為我們具足了菩提心,就算因外在的形式不小心傷害他人,這樣的不善也會轉為善,這是因為思惟的力量大於行為的力量;心最重要,一切都是取決於心量,所以我們要懷有利他心。
 
從根本上斷除惡心與惡行並行利他,就能具足別解脫乘與菩薩乘的戒律,若能達到淨觀,則達到密咒乘戒律圓滿。一切眾生本來為佛,行持菩提心就有機會幫助眾生從他們的困境中解脫。
 
以我們凡夫之力,很難明白因果的運作有多麼細微,但是我們慢慢地培養智慧,隨著祈請,希望具足細微分別的智慧。
 
如法了知取捨,回歸正知正念不放逸,結合菩提心,就可以使眾生證得佛果,這就是菩提心的力量。
 
-----
  噶千仁波切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講授
 
 閱讀前導文與精華摘要
 
 觀看第一日講授影片
 
  線上登錄瑪尼咒(六字大明咒)持誦咒數
 
 官網【2022美國GBI瑪尼閉關 &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講授 】專區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台灣噶千佛學會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