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9-05
★ ★Extract from Two-Day Meditation led by H.E. Garchen Rinpoche: August 14 afternoon
★ 我們在修自他相換時,要想,讓一切眾生都能夠獲得自己的安樂善根,這樣結合菩提心修行,力量就非常大。念誦六字大明咒時,如果能夠發願利益一切眾生的話,它的利益也將是很大的。
★ 我們說眾生和佛本性相同,它到底是同一回事,還是兩回事?這點我們要從海與波浪來理解。海與波浪是相同的本質,但是是不同的外相。同樣的,諸佛菩薩有報身相,有化身相,但本質都是相同的。
★ 密勒日巴說,不要觀心識,要觀智慧。不見心識,見本智;不見眾生,見佛陀。本然的覺性就是明空雙運,無二的智慧。
★ 見到心性猶如虛空時,就如同法身一般了。這種了知性可以稱為「 覺」 。
★ 煩惱與妄念愈強烈的時候,愈能夠觀心的自性。 甚至上廁所時也是觀心的好時機。
★ 結語:了知本基無見解,當下無執則無修」,這就是大手印四瑜伽中的「無修」境界。然而,於此能夠保任多久、何時才能究竟成佛,還是要看個人的業緣。總之,先要安立見地,再來安住禪修,便能自然而然取捨行止,這是因為,在抉擇諸法的無二性之後,時刻安住於此見解,日常威儀便不用詢問他人且無需增減而達到「一味」。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關鍵,就在於慈愛和安忍的修持。
願利一切有情
噶千佛學會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