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最新消息  
 最新消息
    字型調整:

【噶千八五 ♦️ 傳授菩薩戒 ♦️ 法教報導】

2021-04-11

❇️ 第一部份:開示菩薩戒緣起與概說
 
❇️ 第二部分:以六度波羅密行持菩薩戒
 
❇️ 第三部分:老上師的叮嚀囑咐
 
 
★★ 第一部份:開示菩薩戒緣起與概說
 
何以要受菩薩戒?因為人身難得、佛性無二
 
現在大家獲得了殊勝的暇滿人身,是極為不可思議的。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,才不枉費獲得此暇滿人身。
 
應該如何做呢?佛陀告訴我們:應盡可能地謀求自他的利益。
 
佛說:「眾生本為佛」。眾生的自性與佛無別,只是因為短暫的客塵所遮蔽,致使無法展現。
 
佛陀了解了這一點,因為佛看到了心的實相,他了解我們的心需要透過生起慈愛心,再以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消除罪業、累積資糧,方能獲得究竟的安樂。
 
我們的心因為無始以來的煩惱禁錮,而成為如冰塊般頑固的狀態,然而我們的心,本質上像是水一樣,是與佛無別的。
 
◆ 八萬四千法門降服煩惱,核心就是「菩提心」
 
〈遙呼上師祈請文〉中說:「雖得暇滿人生空過者,無義此生行為常渙散,大義解脫修行俱懶散,進入寶城但卻空手回」,這裡說的「寶」就是「菩提心」。
 
八萬四千法門的根本核心要點就是「菩提心」,八萬四千法門是諸佛為了對治眾生的煩惱妄念,無數劫以來所宣說的。
 
怙主吉天頌恭開示:八萬四千法門是為了什麼而宣講的呢?答案就是為了對付我們的煩惱而講的。
 
煩惱有哪些?煩惱共有六惑,也就是六種煩惱;而這六種煩惱全都由我執而來。
 
當我們虛構了「我」的概念,就會對其產生執著,會覺得「我」不要痛苦,我要快樂。當有了「我」的概念,就會開始有分別心,進而產生嗔念等等情況。
 
◆ 從二諦瞭解菩提心,並以「六度」守護
 
從勝義諦來說,「我」的概念是不存在的,我們的「我」這個想法,是不真實的,事實上,自他是沒有分別的。如果能暸解這一點,就能曉得,從我執的概念所產生的貪念與嗔念也不存在。
 
從世俗諦來說,首先培植慈悲心,在還未生起慈悲心之前,應盡力培養。漸漸生起慈悲心之後,再進一步瞭解菩提心的意涵,以及菩提心的功德。反覆禪修之後,生起菩提心的幼苗,就要善加守護,讓他慢慢茁壯。
 
我們要透過六度波羅密守護慈悲心與菩提心。八萬四千法門總結起來就是六度,也稱為六波羅蜜多。
 
透過不斷增加慈心與悲心,最終能夠生起菩提心。所有的菩薩都是透過慈愛的身語意三門,來行利生事業,而這樣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,最終證得佛果。
 
◆ 培養慈悲心與菩提心就像淘金
 
人們從沙土中找尋黃金,而在這世上每一個角落都有土壤,代表所有土壤中都有找到黃金成分的可能。我們在沙土中仔細地看,是否有閃爍的微粒,這些就是黃金的碎屑。
 
三千大千世界充滿了有情眾生,眾生心中都有慈愛心,若將這些慈愛心聚集起來,終究能變成廣大的慈愛心,好比我們將細微的黃金碎屑聚集起來,就能製成金飾。
 
◆ 菩提心有如黃金,當用「菩薩戒」守護
 
如果我們了解菩提心與慈愛心的意涵及功德,就能明白其珍貴之處而加以守護。
 
受持菩薩戒,就是為了要能夠將這些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菩提心與愛心加以守護,這與淘金是一樣的道理。
 
慈愛心慢慢增廣,就會轉變成菩提心,終至證得佛果。其中雖有大小的差別,但其本質是一樣的。
 
 
★★ 第二部分:以「六度波羅密」行持菩薩戒
 
◆ 你我都可以做到六度波羅密
 
「波羅密多」就是「度脫彼岸」,也就是佛。我們在任何行為中,都可以圓滿六度波羅密。
 
以母親照顧幼兒為例,在物質的照顧就是布施度、保護幼兒為持戒度,在照顧的過程中忍受苦難是安忍度;光這三點就已經具足了投身三善道的三個因,這是自然具備的。
 
◆ 受持菩薩戒時,小心嗔恨心!
 
密勒日巴尊者針對六度波羅蜜開示:「財富猶如草頭露,故應離貪行布施;已獲暇滿人身時,如護雙目持淨戒;惡趣主因為瞋心,捨命亦應修忍辱」。
 
由此可知,在受持菩薩戒時,要特別注意瞋心,因為瞋心,會導致我們三劫以來所累積的福德都毀於一旦。
 
◆ 修持六度波羅密的三組口訣
 
❶ 懈惰難成自他利,故應精勤修善業
 
此處所指的精勤,即是正知正念不放逸。其實這些內容都包含在〈佛子行三十七頌〉當中,意思是要我們守護心念,不使其入於煩惱中。
 
❷ 散亂難解大乘義,故應專注修禪定
 
這邊是指修持「寂止」和「勝觀」二者。將心安住在寂止之上,勝觀的智慧會自然生起,屆時便可了悟心的實相。
 
以上是從布施到禪定的五度。五度的精華要義,則是智慧度。
 
❸ 佛位非由尋覓得,故應深觀自性體
 
當我們瞭解內心的實相,就能夠自然解脫。蔣貢康楚仁波切在〈遙呼上師祈請文〉中道出:「雖然自心即佛卻不識,分別念為法身卻不悟,無造乃原始性無力護」。這三句話極為重要也彌足珍貴。
 
三組口訣之一與之二,是圓滿前五度,而之三是圓滿第六智慧度(般若波羅密)。就算沒辦法修持任何法門,光是得知這三點,就有很大的功德利益。
 
 
★★ 第三部分:老上師的叮嚀囑咐
 
◆ 回到「皈依發心」,我們就是三寶
 
具備「皈依與發菩提心」的話,我們所做的所有事情,都能利他。
 
佛陀所宣說的法,就是行持「慈愛」,具體來說,就是四無量心(慈悲喜捨)。守護慈愛心基本上就已具有「佛」與「法」的本質,而我們本身受皈依並且行持,我們就是「僧」。我們自身具足三寶,在自心中也具足佛性如來藏,這就說明眾生與佛的本質是沒有差別的。
 
◆ 從慈愛到淨觀:從「別解脫乘」進入「密咒乘」
 
我們以慈愛心去做所有世間的事業,便與佛的事業無異,因為都是在利益眾生。當我們具備這樣的觀念,就可以視一切眾生如佛,這就具備了密咒乘中的清淨觀。
 
所見一切為佛,所聞一切為咒,我們將這樣的做法融入日常,就會視世人為菩薩,並且對其產生親近感,猶如友伴一般。
 
了解慈心的重要性就應曉得,即便是生死關頭,我絕不捨棄慈愛心。
 
◆ 瞭解皈依戒與菩薩戒,吃苦變成吃補
 
為何每一年我都會想要向各位獻上菩薩戒與皈依戒呢?
 
最主要的原因是源自我自己的經驗與心得。我過去在勞改營中,所有的難友都很辛苦,甚至有一些人因此輕生;我自己因為瞭解皈依戒,所以在勞改營中所受的苦難,都能夠視為在淨除過去累積的罪業。
 
透過這個認識,使我的心無比愉快,也因為有此觀念,所以我對傷害者也不會有任何的瞋念。因為了解因果業力,所以在勞改營裡的日子也不再覺得辛苦。
 
我們在證得佛果之前,都要對「因」或是「種子」有所理解才好。
 
我自己對於菩薩戒有很多心得,也具足信心,我深信如果能推廣菩薩戒,諸佛菩薩們也會非常歡喜的。
 
我自己是因為皈依戒而獲得離苦,也可以說是透過皈依戒而獲救的。
 
◆ 為我珍愛的法友們,獻上最珍貴的禮物
 
因為過去的善因,我們此世能夠獲得人身,因為瞭解業力,我們的業障也有機會慢慢去除。這都是源自於皈依戒及菩薩戒的恩德,戒律能夠從暫時及究竟的利益幫助我們。
 
所以,我向各位珍愛的法友們,獻上最珍貴的禮物:
皈依戒與菩薩戒,這是我最無上的珍貴寶物。
 
-----
✴️ 觀看「菩薩戒傳戒」暨「美國GBI總部噶千八五祝壽」影片
 
✴️ 官網「2021噶千仁波切線上菩薩戒傳戒」專區
 
✴️ 官網「噶千八五 ♦️ 祝壽專區」
 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台灣噶千佛學會 合十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