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最新消息  
 最新消息
    字型調整:

☸️ 6/26 噶千仁波切禪修引導:疫情下的禪修(前導文1)

2021-06-21

 直播尊貴的噶千仁波切線上開示與禪修
 
 時間:6月26日,週六,早晨七點~八點半
 
 邀請您,與上師一同禪修。
 
 直播網址
 
✿ 臉書
 
✿ YouTube
 
 
❇️ 艱難時刻的殊勝機會
 
人類遭逢百年來最嚴重的疫病,猝不及防,藥石難癒,全球陷入緊張,我們的生活受到這一波疫情的影響。
 
人與人的距離必須拉開,國與國的來往必須緩下,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著如何在隔離的環境中守護健康,以及學著多跟自己相處;
 
我們雖然受限,但也得到了自修精進的機會。
 
❇️ 閉關:依止靜處
 
遠惡境故惑漸減,離散亂故善自增。
心澄於法起定見,依靜處是佛子行。
 
——〈佛子行三十七頌〉第三偈
 
防疫生活中,有許多的「隔離」與「距離」,或許您會覺得這是「受困」,心情就跟著越來越緊張不安。
 
其實,對境遇的看法,取決於自心,也正是由於我們向來習慣向外追求,如今反而對向內的世界感到陌生與侷促。
 
如果將「隔離」當作「閉關」,那就轉困局為積極了。
 
然而,佛法的「閉關」,絕不是指物理空間的閉鎖,而是指心不被外在動搖。
 
遠離三毒貪嗔癡的惡境,心境就能保持清明。遠離散亂的妄想,心就能更專注於因果正見,以及本尊的觀修。
 
心若澄淨,則亂世也可轉為淨土。
 
這就是〈佛子行三十七頌〉第三偈給我們的開示。
 
❇️ 噶千仁波切怎麼說?
 
若斷捨貪瞋煩惱的話,心會非常清明。不從煩惱中解脫,煩惱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強。但也不可能馬上就斷掉煩惱,所以說:「遠惡境故惑漸減」。
 
心極為明晰時,會格外信仰業因果,對本尊更具信心。
 
例如,當心澄明時,身口造任何善業,都會極為清楚,於是自己的身口意三門就能專一投入善法。
 
假使心不清明,即使口誦十分疲累,無論身語的一切造作,都會變得沒有太大的意義。所以要善加區別箇中差異。
 
心無煩惱,就是寂靜處。
 
因此,要讓心成為煩惱的寂靜處,做到讓心無煩惱。這便是「依靜處是佛子行」。
 
-----
◆ 邀請您,在恩師噶千仁波切的線上開示之前,我們一同複習代表恩師身語意的〈佛子行三十七頌〉!
 
=>下載《〈佛子行三十七頌〉心要:慈愛 ‧ 實踐》結緣書
 
◆ 官網【疫情下的法教實修與護輪】專區
 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台灣噶千佛學會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