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最新消息  
 最新消息
    字型調整:

✴️ 美國噶千法座GBI〈密咒七支供養〉第七講【法教報導】

2021-09-01

  噶千仁波切親授〈密咒七支供養〉要義
 
  開示〈密咒七支供養〉「供養支」
 
  以心供養、五妙欲供養、無二不動之境界
 
=> 觀看第七講中文翻譯影片:
 
◉ 上集(8/26):https://youtu.be/6Scx8Ox3fSE
 
◉ 下集(8/27):https://youtu.be/dQ6NwTBe6Fw
 
-----
親愛的法友:
 
〈密咒七支供養〉是祖師吉天頌恭所撰寫、唯一傳世的密咒乘層次的七支供養文,極為難得珍貴。
 
七支供養可以對治我們的五毒煩惱,也是集資淨障的殊勝法門,是大乘佛子的必修科目。
 
經由噶千仁波切深入淺出的開示,我們可以很容易把握這篇供養文的要領。
 
本次第七講的開示,接續第六講的「供養支」偈文而下,闡述以心供養的要義、三身供養、維持正知念並以三門行善、五妙欲(色聲香味觸)的供養,與具足無二不動之境界。
 
❇️ 以「心」化現作供養
 
復又廣大如來淨土中,
我所有與非我所有之,
供養以及應當供養物,
皆以心作化現作供養。
 
諸佛淨土不可估量,如同佛的法身,遍虛空廣大,又從中展現佛的報身與化身。
 
法身與報身雙運,沒有淨與不淨的分別,化身則有淨與不淨之別。即便數量廣大,但收則可含藏於一,開展亦可以變成無量。
 
從佛菩薩究竟的觀點來看,所有東西沒有淨穢之別,因為聖者已經脫離了實與無實的邊際,所以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供養的。任何我們擁有或是非擁有的,都可以心上供。
 
有些偈頌提到歡喜、不歡喜、無記,若視這三種供品如一,對於外在的色相與內在的本質都不分別執取,這就是金剛瑜伽士的作法。
 

三身壇城之中極清淨,
無垢圓滿供養所遍滿,
供養三世如來之淨土,
願您慈悲之主您納受。
 
「三身」沒有雜染,所有輪涅法都含藏在佛的三身中。
 
薩惹哈大師說,海上沒有著陸點,所以海鳥飛再遠,總是要落下來,就像我們的念頭不論走得多遠,都要回到心的本身;所有外相都需回到心的上頭。
 
如同〈佛子行〉說的,外在的顯現都是內心的反射。大手印也講:一切法不離於心,外在的顯像不論多麼不同,究竟就是在心上。
 
密勒日巴尊者說:「不見有法見法性,不見眾生見諸佛」,不論眾生數量多寡,眾生與佛的基礎都沒有差別。
 
暫時來說,因為眾生有習氣,所以我們放眼望去都是眾生,看不見佛,但其實佛也是眾生成就的、眾生也有佛性,兩者從心的角度來說沒有差別。
 
三身可以這樣理解:虛空是法身,彩虹是報身,雨水是化身。
 
直貢達瑪惹紮大師云:「領悟萬有為尊身,密乘生次甚圓滿。」修行淨除業障,智慧直見開展,我們可透過實修來達成。
 
於您怙主我以身語意,
量等虛空一切之受用,
三時所積之善作供養,
願為眾生悲心受用之。
 
在直貢傳承的〈怨我之敵〉文中提到「直至成佛、此生壽盡、至明日此時」等三種分際,作為將身語意三門趨向善法的發心。
 
一、「直至成佛」前:
我們可以用維持「正知念」的禪修,將心處於正知念上;
 
二、「此生壽盡」前:
我們以自主、容易做到,且具有廣大功德的方式,如「手轉經輪」;
 
三、「直至明日此時」:
多數會以八關齋戒、斷食齋,或是禁語的方式,
 
如果我們無法在此生持廣大戒律,就算僅持一日八關齋戒也是很有利益的。
 
以上,皆是用身語意三門行持善法的修持。
 
❇️ 色聲香味觸「五妙欲」供養於六識
 
色聲香味觸等金剛母,
經由見聽聞嘗念觸等,
供養清淨三障之天女,
無垢如來自在請受用。
 
五妙欲是八識感知的對境。
 
識的成因是「所知障」,若無法理解諸佛的道理,一旦生起煩惱就會束手無策,這樣就會生起「煩惱障」,接著身語意隨之造下「業障」。三障淨除的根本需從「所知障」下手。
 
密勒日巴尊者說:「妄念消融法身時,是為自然之觀修」,
 
瞭解這個運作的道理很重要,我們應當要盡可能地維持正知正念、不放逸,這樣一來,當發現貪嗔癡三毒生起時,就不會因為煩惱而種下習氣,習氣會自然消融。
 
密勒日巴尊者說:「六聚法爾自清淨,是謂自性平等行」,
 
六識延伸的六聚對外在環境有反應、有執著,當喜愛的東西消失,便起嗔念,這就會種下習氣。
 
瞭解這個道理之後,就知道應當排除習氣,這樣才能控制煩惱,也才能控制痛苦的來源。
 
這些見地是相輔相成的,因為見要融入禪修,禪修需融入體驗,這是密勒日巴尊者修持的心得。
 
色之自性身之金剛女,
淨除愚癡殊勝之天女,
融入法主上師之眼中,
敬請受用無二之大樂。
 
上師是誰?〈密咒七支供養文〉一開始的兩首偈頌就揭示了:我們所供養的上師就是我們「自心」,那個有正知正念的心就是我們供養的對境。
 
貪著心的過失是什麼?
 
巴楚仁波切在〈大圓滿前行〉裡面說道:
 
「譬如眼識貪執於色故,飛蛾亡於燈火中;耳識貪執於聲故,野獸死於獵槍下;鼻識貪執於味故,蜜蜂纏死花叢中;舌識貪於香味故,魚兒釣於鐵鉤上;身識貪於所觸故,大象陷於泥淖中」。
 
這些都是闡釋貪著外境的結果,這些外在的作用(法),根源就是「我」,一旦執著「我」,就會尋找外界的享受,也就造作了許多過患。
 
這些成因都是我們沉溺於「六受」的緣故。六受是由我們的五蘊產生,而五蘊就像是堆積的塵土,究竟上不存在,但短暫的幻化卻使我們迷戀。
 
「敬請受用無二之大樂」,「無二」可以用嗔心來作比喻。
 
當嗔心生起時,不是要去觀察讓我們生起嗔心的「對象」,而是要去關心我們生起嗔心的「念頭」,這會讓我們的心極為明朗,
 
這樣的狀態就像是一面乾淨的鏡子,即「大圓鏡智」,反覆觀修就會清淨。如果成熟的話,煩惱就會轉成智慧。
 
煩惱與心的作用,源自於心對外境的執取,執取之後耽著,耽著之後養成習氣。對照上述,因為所知障,所以不瞭解實相,便從中產生煩惱障與業障。
 
因為現階段無法清除,我們就要依靠反覆禪修正知正念,減少煩惱習氣來作為助力。
 
在這六個偈文中,對應六識與六種不同的煩惱,根據不同煩惱有對應的對境,若不執取外在的境,從瞭解實相而不執取,就能做到本自解脫,不再受到束縛。
 
「正知、正念」就是從念頭培養自己的「明」,鍛鍊心性。若不瞭解這些,僅僅學著喊:「煩惱即是智慧」是沒用的。
 
思考自己跟上師有什麼差別?並向內自觀。自己跟上師的關連,就像一棵樹一樣,樹枝有不同的樣貌,但是根相同,利用聞思修的經驗相融合,如冰塊融為水。
 
這樣的力量觀乎我們內在的慈悲心,智慧與慈悲是雙運的,內心有慈悲的話,心性的理解力道就會提升。
 
❇️ 無二不動之境界,寂忿諸尊皆供養
 
方便智慧無別殊勝佛,
五部雙運勇士空行眾,
遍滿虛空無量諸佛眾,
恭敬供養請受此大樂。
 
「方便智慧無別」,在修行過程中強調悲心。
 
凡夫的悲心是造作的,諸佛的悲心與事業是自然展現的,就像大海中的冰塊在海中自然溶解;溶解冰塊不是大海的本意,但它自然發生。佛的事業就像是這樣,自然而然成就的。
 
萬法等性禪定海之中,
以此不動神變海度眾,
一切佛土中得自在者,
佛子菩薩諸眾請受用。
 
無量悲心顯為大忿怒,
傲慢之身獠牙猙獰面,
吽呸吼聲摧滅魔軍之,
本慧憤怒本尊請受用。
 
本尊有「寂靜」、「忿怒」兩種示現,本尊身也是心的展現:
 
煩惱的自性即本然智慧的體現就是「寂靜相」,瞭知煩惱的本性;
 
透過了悟煩惱而從中解脫的體現則是「忿怒相」,也就是從了悟得解脫。
 
寂靜與忿怒之間的區別應該要這樣來明辨。
 
外內秘密種種之供雲,
普賢寬廣心之壇城中,
具足無二不動之境界,
供養真如供養無上供。
 
「識」是有為法、無常的,由因構建而成,是會分解消失的。「智」則是無為的,沒有遷轉的,如來藏也是不變的。
 
「具足無二不動之境界」,「不動」就是沒有遷轉變易。其實我們的心本質是本然智慧,本然存在稱為本,了知一切稱為智,沒有自他二分所以稱為無二不動。
 
心的本質跟虛空一樣。在我們面前的虛空,若拿兩個寶瓶放在一起看,看起來似乎是兩個東西,但其中的空氣是連通的,虛空是如一的,無法區分。
 
一切法都在我們面前,只是我們無法瞭解而已,這一點值得聞思;如果只是知道卻不思惟,那對修持沒有太大的意義。
 
從勝義諦的角度來瞭解「三界解脫意趣」。
 
過去我在勞改營裡反覆聽〈椎擊三要〉的教法,也常請益恩師堪布孟色,為了讓我簡單清楚瞭解,堪布這樣告訴我:
 
「明晰而不執取,是解脫於色界;了悟而不散放,是解脫於欲界;無念而明分中不落有無二分,是解脫於無色界。」
 
這三句不存在於〈椎擊三要〉的口訣中,而是堪布自己的體悟,這三句就是「三界解脫意趣」內容。
 
法教的記錄要時常思考討論,而非束之高閣。透過聞思修,心才能真正從輪迴中解脫。
 
-----
 【密咒七支供養】參考資料
 
◉ 〈密咒七支供養.色康瑪〉根本頌(中藏文版)
 
◉ 噶千仁波切親誦〈密咒七支供養.色康瑪〉根本頌mp3音檔
 
◉《密咒七支供養.色康瑪注釋——見即解脫》第三十七任尊勝直貢法王最新補註
 
-----
⏺️ 噶千仁波切〈密咒七支供養〉講授
 
◉【法教報導】
 
◉【中文翻譯影片】
 
◉ 【官網專區】
 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台灣噶千佛學會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