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最新消息  
 最新消息
    字型調整:

☸️ GBI冬季教授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法教報導(四)

2022-01-25

✅ 第四講:講解大印五具之「上師瑜伽」
 
✅ 詳解如何觀待上師與僧伽,步上解脫之道
 
✅ 融化「我執」,將愛遍布天地
 
⚠️ 重要啟事:
噶千仁波切將擇期續講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,敬請關注佛學會發布之法訊!
 
 觀看〔第四講〕影片
 
親愛的法友:
 
本文是冬季教授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第四天的法教報導,恩師噶千仁波切主講大印五具的「上師瑜伽」,內容包括:
 
根本頌逐句釋意、虔敬心、信心、捨棄分別念、斷除習氣、何謂僧伽、將愛遍布天地等,願與您共沐法雨甘霖,遠離一切迷妄。
 
本次課程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殊勝精彩,噶千仁波切以其高深的所學與修證,詳細開示直貢噶舉的成就法門,
 
截至目前的四堂課,已講「菩提心」、「本尊」、「上師」,大印五具尚有「大手印」、「回向」,敬請期待!
 
  大印五具第三:上師瑜伽
 
深寂離戲現證諸佛意,難思勝義妙法金剛語,意象所顯大乘僧伽身,三寶總集上師我祈請。
 
▍對上師的虔敬心
 
怙主吉天頌恭在〈大印五具證道歌〉中所言:「假使上師四身雪山上,未能昇起虔敬之旭日,加持之河便無從流淌,故請勤修此法──『虔敬心』!」
 
當我們看待上師時,不應該只著重於上師的色身,應當知道上師是具足佛之四身。
 
要證得與上師無別,就需要瞭解上師的「自性身」,一旦證得上師的自性身,則法報化三身就會圓滿具足。
 
讓我們的自性與上師的自性相融,需要有信心與虔敬心。何為虔敬心?
 
密勒日巴尊者在道歌中說:「具足信心悲心切,豈非法器之弟子?契合虔敬實乃大莊嚴」。
 
「假使上師四身雪山上」是將上師比喻為雪山,而我們的虔敬心就像是太陽,反之,依止上師時,上師的慈愛就像是太陽,自己則比擬為冰塊,透過上師的慈愛而融化,最終都是成為流水相融。
 
如果沒有虔敬心,就算親近上師極長的時間,也是沒有用的,就如同法王噶瑪巴曾說過的:「見我者不墮三惡道,接觸我者上不了三善道」。
▍對善知識應具有的三種信心
 
對善知識當具有三種信心,
 
第一是「淨信」:具足功德遠離過失。
第二是「樂信」:透過上師的引導而見到實相。
第三是「信解信」:自心與上師之心無二。
 
上師對業力因果完全具足信心,而我們有嗎?
 
由於師徒的心,本質是沒有差別的,我常以手機做比喻,即便有各種手機,但都需要有電力來驅動,從電力的角度來看,這個能源是完全相同的,
 
若能瞭解這個實相,就瞭解自他無二,自己與上師、上師與佛陀皆是無二的。
 
過去岡波巴大師請示他的上師密勒日巴尊者,自己何時才能展開利生事業?密勒日巴尊者說:端看你何時將我視為佛,你就開始了你的利生事業。
 
▍偈文:「深寂離戲現證諸佛意」
 
「上師」是三寶的總集,在顯宗的層次來說,上師身是僧伽,語是正法,心意是佛,上師具備了三寶的功德。
 
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的偈文:「深寂離戲現證諸佛意」,可以對照佛陀證道時宣說的偈頌:「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,吾已獲得甘露之妙法,縱於誰說他亦不了知,故當默然安住於林間。」
 
「深寂」這個詞彙,「深」是指深度與廣度,以廣的層面來看,一切報身剎土與輪迴六道都包含在這個深字當中。
 
「寂」是指一切法都寂滅,在藏文中也有止息、消散的意思,此處代表我們的執取止息下來,這裡被止息的執取,更細來講,就是常斷二邊的顛倒見。
 
宗喀巴大師在《三主要道》中說:「己見緣起不虛妄,若證滅盡諸境執,爾時觀察見圓滿。」
 
緣起是指因果不虛,並斷除執著事物的心。這些義理都是讓我們通達心的本質,讓心如虛空的自性得以開展。
 
「深寂」就是包括一切輪涅,這也是心,一切輪涅如何涵蓋在心中呢?
 
龍欽巴大師曾在《口訣藏》說明:「若知實像,無有聽聞勝過彼。」了知實相之後,沒有其他更加殊勝的教法了。心與虛空無法分割,心自然就遍一切處,所以輪涅都能涵蓋其中。
 
就像我手中的水晶球,映現了外在一切顯像,所以水晶球中包含萬物、也能照映萬物。
 
一切有情在藏文中唸做「森間」,詞義就是「具足心者」,三界有情都是這樣的,本質也是遍一切處的。
 
世間一切諸法,都是剎那生滅的,這是無常,也就是無自性,這就是空性的特質,我們的心也如虛空般不變。
 
「離戲」指出我們應該離於二元對立的概念。傳承祖師一再地提醒我們,不能落入二元對立的迷惑中,祖師教言真實不虛,讓我們對於祖師的虔敬心更加穩固。
 
偈文中的「佛」字,可以解釋為去除二取,使心能夠開展。
 
▍偈文:「難思勝義妙法金剛語」
 
「難思勝義」是指空性無二,難以解釋,也無法向他人言說。
 
所有輪迴之根就是「無明」;因為不瞭解實相,所以構成輪迴,若我們不知輪迴如何生起,就無法滅盡。
 
輪迴是從「我」的概念而生,所以需放下「我」的概念,並以「他人」的概念取代,如是,輪迴就能消除,這就是「若明此理便成佛,無明有情轉輪迴」。
 
怙主吉天頌恭說:「輪迴大海此身即輪迴,十二因緣皆由無明動」,輪迴大海雖廣大,都可以總結於自身。輪迴的變幻都是剎那變動的,這都是由無明開始驅動。
 
勝俗二諦就是法,法就是要對治內心,修整自我的概念,這有賴菩提心的力量,當反覆串習菩提心,就可以明瞭心的體性——這就是「金剛」。
 
「金剛」,是指不會壞滅,而且從無始以來就是如此。如同〈普賢如來願文〉所說:「三界雖壞無驚怖,於五妙欲無貪著」,外在的改變不會造成心的動搖。
 
總而言之,「妙法金剛語」就是指上師的語,上師的身就是僧伽,上師的意就是佛,當如是解。
 
「金剛」又是什麼呢?在〈密咒七支供養文 / 色康瑪〉的偈文中說:「粉碎見地須彌山王者,恭敬頂禮無礙金剛語」,這樣的「無礙金剛語」,就是究竟的勝義諦,就是具足空性的金剛。
 
我們固著於凡俗的習氣,依賴有常與實有,我們將剎那轉變的事物執著為實了,這樣心很容易因為外在的變動而感到痛苦。
 
以現代科技而言,就算能摧毀地球,但也無法摧毀心。勝義諦是最為強大的力量,能將心的習氣粉碎。
 
從世間見解來說,宇宙的星體都是剎那生滅的,每一秒鐘都有星球消亡,別忘了,我們所在的地球,也是星體之一。將我們的身體視為一個星球,萬千的微生物與我共存,若能這樣想,就會將「自我」的苦痛縮小。
 
因為我執,所以形成我們的個體,摒除了身體,我們的心就與虛空無別。
 
顯現五蘊假合的身體,是因為我們對於外界現象太過執著,所以會感召痛苦,這都是因緣法剎那生滅的過程。在因果之間流轉,因為外在的緣起法,業力成熟就感受到苦樂,這樣的理解就是金剛語。
 
▍偈文:「意象所顯大乘僧伽身」
 
在〈入菩薩行論〉的「迴向品」中記載:「願除苦良藥,一切安樂源,教法伴利敬」,安樂之源就是正法,正法由佛陀宣說。
 
若不從因下手,是無法將痛苦解除的,透過這佛法,修世俗諦的法,可以帶來今生來世暫時的安樂,修持勝義諦的法,則可以究竟證得佛果。
 
諸佛可以細緻地開示這些義理,應當瞭解諸佛的心,從基來看,諸佛與我們別無二致。這個心,就是偈文中的「意象所顯大乘僧伽身」,泛指世間的一切善知識。
 
怙主吉天頌恭說:「所知萬有盡為佛事業」,外在一切事物都是佛陀的示現,若不明白此道理,就會迷失於輪迴。
 
這裡的「大乘僧伽身」不只是出家人,而是所有善知識,例如曾教導我們的父母與老師等,都算是善知識。
 
我們看待一個人,當以清淨的觀點觀察,因為看到他人的功德會感到快樂,這樣會淨化自己的心,否則,若故意挑他人的缺點,則是自找麻煩。
 
▍捨棄分別念,剎那出輪迴
 
在《文殊真實名經》中記載:「於諸剎那能分別,一剎那中正等覺」,在一剎那的時間能夠成就佛果;剎那生起分別念就是眾生,眾生與佛就是剎那念頭的差異而已。
 
從我們自己日常的友伴來思考,自己與他人是否真的有所不同?我們的心是否彼此感召?答案應該是肯定的。
 
從無始以來,我們對於「二元區辨」相當敏感,事無不分成好惡、美醜、喜樂等等兩種概念,倘若我們維持正知念,二元的概念就會消散,這樣我執就會越來越小,這樣的感受有助於我們瞭解本來面目。培養心中的正知念,對事物的存有執著也會逐漸消散。
 
▍斷開習氣,用實修融入體驗
 
密勒日巴尊者說:「分別念融於法身,豈非自然之禪修?契合覺受實乃大莊嚴」,當將體驗融入禪修之中。
 
比喻來說,若與他人衝突,引起瞋念,即便事後數日,看到對方還會生氣,這就是我們的習氣作祟的緣故。
 
〈普賢王如來願文〉提到:「沉厚習氣漸滋增。瞋恚習氣滋增已」,以往我講授此祈願文時,相當強調它的重要性,反覆讀誦可以理解,實修便能有所體驗,如此一來,即便如須彌山的執取也會漸漸消除。
 
我們現在看待三界覺得廣大,這些都是由眾生的我執所成的,此為宏觀的角度。
 
▍融化了「我」,將愛遍布天地
 
從微觀來說,我們自己的個體,有強烈的「我」,而許多個體便就成了輪迴。透過這些教言,可以知道「我」是不存在的,培植這樣的信心,就可以將我執的冰塊融化。
 
透過虔敬心、慈悲心、愛心,就可以消融我執的冰塊,並自然生起想要利他的心,即便因為暫時的煩惱,也不會植入習氣。
 
在大圓滿的教言中說:「虹化解脫瑜伽如曙光」,堪布丹津桑布就是這樣,他每天都過得很開心,不因為過去的事情而耿耿於懷。
 
所有的法,最終要講述的就是勝義諦,也就是菩提心,當我們凡事以他人為考量,就是真正進入修持了。
 
▍真正的僧伽
 
一般而言,「僧伽」會解釋成別解脫乘的聲聞圓覺,或是大乘的菩薩。
 
僧伽二字在藏文中唸做「給敦」,「給」是善的意思,「敦」是指自然地生起信念,所以,趨近善法就是慈愛,這樣的人就可以稱為僧伽。
 
凡有這樣的心,所顯現的就是「大乘僧伽身」,不論他是什麼職業,只要有慈心者,就是僧伽,有了慈愛心並發起菩提心者,就是大乘的僧伽。「大乘僧伽身」所顯現出來的樣子,會非常寂靜柔和。
 
密勒日巴尊者在道歌中說:「現起十善行為力,十惡自性即清淨」,怙主吉天頌恭在《正法一意》說到:對僧伽行皈依,不只對自己上師如此恭敬,對所有僧伽都應如是。
 
對僧伽都應視為供養的福田,凡是與慈愛有連結的一切,都可以視其為僧伽,加以禮敬供養。
 
▍看上師要看上師的心
 
依止上師時,不是看該上師的色身,而是要看待他對法的理解的功德,如果只看色身,一定會有許多過失。
 
透過上師的法語,讓我們理解因果業力的重要性,進而讓我們善加利用此生、知道何所當為,這樣去衡量上師的恩德,才是最重要的。
 
度母與觀音之所以為大菩薩,不是因為身相如何而為聖者,而是因為他們的心。
 
過去曾有弟子在閉關時,有蛇竄入關房,弟子跟我說,他感到害怕,無法將蛇觀想為上師,我跟他說,你應該理解那條蛇向你說法,蛇示現了:我也是具有如來藏的生物,但因為瞋心,我才感得蛇身的果報。
 
怙主吉天頌恭說:「因果剎那思維之自相」(所有因果都是我們剎那的思惟所展現),我們當如是思惟。
 
我們對於對境保持清淨觀,是非常有益的,我們對他者起淨觀,最終不是利益他人,而是利益到自己。
 
▍聽聞信受佛法,獲得因果的眼睛
 
希望大家對於這次課程的所有內容,都能仔細思惟與研討,這樣會成為善因。
 
我們獲得因果業力的眼睛,在成佛之前,都會幫助我們選擇正確的道路,否則,不信因果者,雖有人身,但不知如何修善止惡,就無法得到安樂。
 
我深深感謝所有推廣佛法的法友,希望大家協助推展正法,這些都能成為自他的安樂之因。
 
-----
閱讀之前已發布之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講授〔法教報導〕
 
觀看完整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講授〔中譯影片〕
 
下載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
 
-----
⏺️ 官網〔2021美國法座GBI冬季教授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〕專區
 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噶千佛學會 合十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