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最新消息  
 最新消息
    字型調整:

【美國噶千法座禪修系列課程 – 8】噶千仁波切禪修引導:【禪修以慈愛為基礎】(2021/8/14),中文字幕影片暨開示全文稿發佈!

2022-05-10

✅ 有無量慈的悲心,才能帶來利益
 
✅ 從身邊的人開始練習,擴展慈悲心
 
✅ 噶千仁波切教授密勒日巴的「觀」禪方法
 
✅ 慶祝以色列道場成立十週年
 
◆ 觀看中文字幕影片
 
◇ 閱讀開示文字檔
 
親愛的法友:
 
尊貴的噶千仁波切自2020年起,在美國GBI法座開示了一系列的禪修引導課程,每一堂課非常有啟發性!
 
在2021年8月14日這一場,適逢慶祝以色列中心成立十週年,
 
恩師從「知苦、離苦」開始講起,導入禪修需要以慈愛為基礎,辨析具有無量慈的悲心才能真正利益眾生,
 
鼓勵我們從身邊所愛的親友開始擴展愛的同心圓,如何以無量慈為基礎,建立禪修的城堡,
 
最後,仁波切傳授密勒日巴的「觀」禪修習方法,非常殊勝難得!
 
 痛苦,讓我們去尋求三寶的庇護
 
有情眾生在六道輪迴經歷痛苦。痛苦有如難忍的疾病需要治療,而治療疾病的醫生是佛。
 
佛開的藥方則是佛法,以引導眾生獲得暫時人天果報的安樂及究竟證悟的安樂,一旦得證菩提,即可令許多其他的眾生解脫。
 
而所謂的「佛」實際上是自身的智慧,佛陀的珍貴教法則是斷除痛苦之因的方法。
 
我們能在哪裡找到這些因?全都在我們內心。
 
因此佛一開始就說「自淨其意」要調伏自心的根源是什麼?即於內心了悟無自他之分。但心如虛空,這是心的究竟實相;當你了悟自他無別,一切將成為幻化顯相。
 
 禪修需以慈愛為基礎
 
那「我」在哪裡?「我」、「自我」全都是一體相同的。若要調伏它,必須瞭解心的空性,必須了悟冰塊即是水。
 
僅僅知道並沒有用,必須實際體驗;若不體驗,單憑智力理解是不足的。因此他說禪修必須以慈愛作為基礎,這也是為什麼諸佛為饒益眾生而行佛事業。
 
 有「無量慈」的悲心,才是利他的悲心
 
我們必須依「無量慈」對有情生起悲心,否則就是凡俗的悲心,而不是利他的悲心,不是佛對眾生的悲心。
 
我們對親近的對象會感到悲心,例如父母、朋友、愛犬和貓等,但這種悲心是有限的,它是輪迴的凡俗悲心──由於與自我相連,我們貪著他們,才會對他們感到悲心。
 
這個「我」必須得到解脫,要解脫「我」,必須培養真實的悲心,要培養悲心,首先必須培養無量慈,也就是在內心生起實際的感受,對一切眾生感到慈愛。
 
 從我們深愛的對象開始,學習擴展慈愛
 
怙主吉天頌恭說,我們從身邊的人開始培養慈愛,例如我們的父母、親友等,如果你最愛的是父母,那請思惟,沒有一個眾生不曾是我的父母。
 
所有父母眾生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心,完全沒有分別。究竟而言,自他無別,我們是無二的,因此六道輪迴的父母眾生之心續與我的心續是一體相同的。
 
這是對他們培養慈愛的方法,如果你愛自己的父母,就如此思惟,思惟所有眾生曾是自己的父母或自己的摯愛。
 
當慈愛生起時,要認出愛的感受。
 
 心懷眾生之苦,生起真誠的悲心
 
當你發現慈悲是最重要的,請你在所有活動中,無論去哪裡、做什麼、見到誰,都請記起眾生的痛苦,即使是〔看待〕小動物,也要這麼想。
 
思惟痛苦、培養慈愛,在所有活動中記住:「痛苦和我執的對治是無量慈。」
 
這是唯一能利益你的事,而且從慈愛會生起真誠的悲心。
 
 以無量慈為基礎,起建禪修的城堡
 
密勒日巴尊者說:「不見有法見法性。」他見到的是輪迴與涅槃的空性。
 
但是雖然他見到的就只是諸法實相,接著他說:「不見心識見本智。」雖然萬物無自性,但仍有見到空性的明覺,那是無二的覺性,無二覺性即所謂的本初智。
 
「本初」意指原始以來,「智」是遍知一切的覺性。安住在此覺性中,即所謂的見地,你會斷定這是心的實相,而禪修會自然發生。
 
有時在禪修時,剎那間會抵達此狀態,這是大樂的狀態,是你的本性,是不變之樂,一直如此,我們稱之為大樂法身。
 
目前我們在禪修時,會短暫抵達此境界,要使它穩固的方法是把禪修建立在無量慈之上。
 
因此在所有行持中培養無量慈,若生起了無量慈,將能透過無量慈使禪修變成覺受。
 
  禪修導引:「禪修以慈愛為基礎」開示綱要
 
■ 世俗利益痛苦之因,究竟安樂得證菩提
 
■ 聖者較凡人具有慈愛,精通取捨之道
 
■ 「佛」是自身的智慧,教法為斷除痛苦之因
 
■ 我執之心如冰塊,利他之心如慈心
 
■ 了悟自心本性,同時成辦自利他利
 
■ 透過禪修的覺受,體驗如虛空般的心性
 
■ 禪修以慈愛為基礎,諸佛為饒益眾生而行佛事業
 
■ 思惟:眾生皆曾是自己的母親,他們的確也在受苦
 
■ 培養無量慈心,生起真誠、無造作的悲心
 
■ 見到諸法實相無自性,安住明覺本初智
 
■ 於樂見空,於空見明,於明見本覺
 
-----
官網【禪修】專區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噶千佛學會 合十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