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最新消息  
 最新消息
    字型調整:

噶千仁波切開示「如何發菩提心」全文稿(2019/10/2~7),殊勝發布!推廣專文(上)

2022-06-03

 
下載開示全文檔
 
菩提心是一切眾生成佛之根。
菩提心是一切修持成就之基。
那麼,菩提心要如何發起?
我們應該怎麼做?
 
尊貴的噶千仁波切,
擘畫恢弘的格局,
指導可落實的方法,
亦步亦趨,
慈愛地帶領我們,
走到彼岸。
 
-----
親愛的法友:
 
年逾八十、舉世欽敬的大手印成就者——尊貴的噶千仁波切,以連續六天的時間開示而成,說法兼具宏觀與微觀、解行並重,
 
不但讓我們能明瞭佛法的概念原則,也能落實於每一個座上與座下的修持,甚至涵納生與死的所有處境。
 
「如何發菩提心?」及相關的修持指引,您都可以在本次開示中獲得啟發!
 
本文提供「如何發菩提心」摘要(上),更多指導內容,敬請下載全文檔案閱讀。
 
讓我們隨著成就者噶千仁波切的腳步,踏上培養菩提苗芽的旅程!
 
 ■  佛與眾生本為一體
 
我們一直講菩提心,什麼是菩提心呢?
 
菩提心在藏語當中稱為「桑秋森」,這個「桑」的意思,指的就是要淨化自心,也就是要調伏自我的心。
 
藉著調伏了「我」,在調伏的過程當中,就能夠慢慢的減少習氣,讓自我更加的明銳,慢慢的「我」就會消除,而且必得消除。
 
在這樣的過程當中,四無量心的觀修是必要的。
 
一開始,先從慈無量心來觀修,慢慢的再修持其他的三種無量心,先以慈無量心慢慢遍及一切的有情,而後再以悲心來遍及一切。
 
在日夜六時當中,如果能夠恆常不斷的來觀修菩提心的話,即使只是喝一杯茶,也能夠想著供養三寶,
 
即使只是丟棄什麼東西,也能夠想著這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做,將一切的功德都施予眾生的話,在這階段當中,就能夠成為所作皆為利他而迴向。
 
如果能夠這樣確實奉行,自己的我執就會因為不斷修持利他心而趨於微小。
 
菩提心與空性智慧何者為要呢?答案是菩提心。
 
如果缺乏菩提心,以理解的方式知道了空性,但是沒有辦法產生感受。
 
 ■  為什麼我們應該禪修?
 
在禪修的時候,當然會出現許多的念頭,但在那個時候,自己的心只要安住在自己原本的面目上即可。
 
當這樣觀照的時候,會出現種種的境相或者說念頭,這不是其他,這個是之前自己在六道當中不斷投生的習氣的顯現,在我們的識上不斷顯現而已。
 
因此,在禪修時,當過去念已逝、未來念尚未生起的這中間,我們就好好地秉持住自己的覺知。
 
眾生皆有心性,心性都存在著實相,然而要將其開顯就必須要禪修,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禪修的緣故,這是必須要理解的,要讓自己的覺性能夠澄澈地顯現而安住。
 
「離卻破立」這個指的是:
 
當我們禪修安住的時候,覺得自心是可以安住時,我們想要讓這樣的境界不斷的持續,這個叫做「成立」;
 
當念頭不斷顯現覺得無法控制時,我們想要將其「破除」。
 
禪修就是要「離卻破立」,也就是念頭如果顯現就讓它顯現,如果不顯現就讓它不要顯現,反正安然的看待一切,對於念頭從不給予任何的控制。
 
能夠這樣去做,就是所謂的「妄念消融於法身」,這裡的法身所指的就是自己的心,它是輪涅一切的根本。
 
心與念頭這二者沒有差異,要能夠這樣的去理解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觀修。理解到這樣的道理之後,再不斷的觀修直至完全的嫻熟為止。
 
能夠這樣觀修的時候,不是只有這一生我們所觀修的力量而已,以習氣來說,我們生生世世所觀修的力量都會因此而被開啟。
 
 ■  一切的境相都與自心無二
 
「菩提心」在藏文裡面,第一個字有淨化的意思,淨化什麼呢?淨化自他的二執。
 
觀修世俗菩提心,就要先從慈心悲心來作為基礎,作為入門,特別是觀修慈無量心的時候,要知道其實一切有情(緣取)的心中都有著慈心與悲心,
 
所以當我們觀修慈無量心時,應該要知道一個能夠觀修慈無量心的人,他就能夠去除內心種種的疑惑與一切的迷亂。
 
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,藉著觀修世俗菩提心,可以淨化驅除內心對於宗派的偏袒,勝義菩提心則是可以讓我們確立空性。
 
一切的境相皆是由心所顯,無論是外在的靜態世界,或者在其內的一切動態有情,我們都能夠理解到這些都是由自己的內心所顯現的。
 
我們都必須知道,外在的世界以及內在的無量無邊的有情、或者說是六道的一切有情,皆由自己的心所來顯現的。
 
「勝義為空」,有著這樣的理解的話,煩惱就能夠自然而然的息滅,因為煩惱的自性即為本智,引導裡面才會說「妄念即法身」,
 
這是說心的本質本來就是明空的狀態,這樣的覺知其本身即是為法身,法身即是如同虛空般的明空,
 
能夠有這樣的理解時,就不會產生煩惱,沒有煩惱就不會去造業,以這樣的心態來安住,這就是所謂的禪修了。
 
 ■  嗡阿吽金剛誦禪修
 
現階段的我們,心與氣是平行、沒有任何的關聯的:心隨著意識而走,而氣則是自己另外而行。
 
如果是一個氣脈修持者,他能夠讓自己的心氣合一修持,
 
目前我們的氣,因為沒有修持的緣故,一切都稱之為「業氣」,指的就是煩惱,所以心被煩惱所驅使因而造業。
 
比方說生起了瞋怒心之後,因為這是業氣所影響,那麼就造業了。
 
因此如果能夠知道所謂的「本智氣」,原本智慧的氣,能夠理解到般若慧的話,其實本智氣就是正知正念的體性,
 
以這樣的理解將自己的「氣與心合而為一」地進行觀修,我們所講的嗡阿吽這三個種子字,就必須要能夠確實的執持而來修持。
 
我們沒有辦法在一整天都毫無中斷地持咒,但金剛誦氣因為與我們的呼吸有所關聯,我們卻可以藉著秉持正知正念,配合呼吸而修持。
 
這樣的修持之後,在夜晚睡覺時,也以金剛誦氣的觀修而來入睡,
 
因為是與我們的氣息有關,所以藉著呼吸就可以這樣修持,因為是屬於氣的修持,所以可以說是所有與氣相關的修持法裡面最為殊勝的,
 
這對我個人來說,有著極大的利益的經驗,加上在《十萬續部》裡面也都推崇著金剛誦氣的觀修,因此才會有著這樣的修持。
 
-----
開示全文檔綱要目次
 
一、佛與眾生本為一體
 
二、為什麼我們應該禪修?
 
三、一切的境相都與自心無二
 
四、嗡阿吽金剛誦禪修
 
五、睡夢瑜伽與中陰三身
 
六、安住於明空無二的覺性中
 
七、六中陰修持
 
-----
■  官網【禪修】專區
 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噶千佛學會 合十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