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最新消息  
 最新消息
    字型調整:

☸️ 精華摘要4___GBI瑪尼法會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開示(2022/8/4)

2022-08-05

❇️ 第四偈、第五偈開示摘要
 
❇️ 如何往生極樂國土
 
❇️ 噶千仁波切感受上師即是阿彌陀佛的故事
 
觀看第四日(8/4)講授影片
 
 噶千仁波切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講授中譯轉播
 
→  【轉播時間】
 
8/1~8/8(台灣時間),共八日
每晚8:00
 
→ 【轉播平台】
 
YouTube
 
→ 【法本】
 
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
-----
親愛的法友:
 
GBI的夏季法會第四日,恩師噶千仁波切繼續宣講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第四偈與第五偈。
 
本篇精華摘要,提供您快速掌握幾處開示要旨,便於複習。
 
精華摘要主題包含:
 
✱ 清淨的極樂國土 
✱ 往生淨土的條件
✱ 以三種力迴向,感恩承受痛苦消業
✱ 上師即是阿彌陀佛
 
一點一滴,我們從恩師的說法逐漸對上師三寶的恩德生起信心,也逐漸累積自利利他的條件,敬邀您共沾法露。
 
▍清淨的極樂國土
 
透過瞭解清淨極樂國的功德,確信淨土確實存在。「清淨」就是沒有我執與二取;
 
由我執產生自他對立,進而對外在執實,再衍生出貪與嗔,如此在心中不斷累積習氣,這就像是冰塊上面不斷積雪,形成了輪迴的樣貌。
 
有道是:「不淨六道世間界,清淨安住六本智」,應如此瞭解,才不會被物質迷惑到不可自拔。
 
透過禪修,我們瞭解心的本性,才能擺脫對外在的執著。
 
我們可以從人與旁生的比對來觀察,去推斷淨土是否存在。這兩類眾生的心都一樣,但是因為習氣而生出不同的外貌,其中又伴隨不同的快樂與痛苦;
 
因為一基,走上不同的道,有這麼大的差別。
 
追求快樂是眾生的共同目標,誰都不想墮入地獄道,恰美仁波切的〈極樂願文〉清楚地描述善惡業,這對我們瞭解業力因果很有助益。
 
▍往生淨土的條件
 
求生淨土必須具足四種因:
 
❶ 明觀資糧田
❷ 發菩提心
❸ 集資淨障
❹ 發清淨願
 
「資糧田」就是指諸佛,「明觀資糧田」就需要理解佛陀的功德:悲、智、力。
 
這又可從佛陀的四種功德來說:鑑知一切的智慧、慈愛的悲心、所行的事業、救護的力量。
 
應對佛陀生起三種信心:清淨信、樂信、信解信。
 
阿彌陀佛成辦極樂國,是經過了「發廣大菩提心」、「累積三大增祇劫福德資糧」,「發大願心」,瞭解這些功德,就可以生起信心。
 
各位需要行持十善、斷十惡,平時也可以持守齋戒,如八關齋戒等,這樣都可以累積資糧,總之,就是從因去行持利他。
 
隨著累積福德資糧,同時也是清淨自心,智慧資糧也就會增長;累積有漏的福德資糧——慈愛心,無漏的智慧資糧也會增長。
 
諸佛的慈悲無量就像是大海一般,所以佛的福德與智慧也如大海一般。
 
大手印的見地就是空性的見地,虛空所遍心則遍,憶念淨土功德也能理解這些功德。
 
這些道理也可以應用在世間的生活中,就像六波羅蜜多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行,這就是實修的力量。
 
有了上述的理解,我們所發的願就會清淨,也就可以具備往生淨土的因。
 
▍以三種力迴向,感恩承受痛苦消業
 
透過「思惟力、如來力、法界力」三種力量可以成辦迴向。
 
「如來力」就是慈悲,諸佛的慈悲不可限量,世俗菩提心也非常廣大。
 
「法界力」是從「基」而言沒有二取分別。眾生就是諸佛,彼此無別。
 
瞭解這些道理可以生起信心,煩惱逐漸消融。這三力可以結合一切實修。
 
過去的祖師遭遇人生磨難時,都會利用這些機會行修持,觀想痛苦可以消除惡業。
 
我們以珍貴的人身來承受痛苦,可以消除非常大的惡業。若不瞭解這個道理,可能會誤解而抱怨學佛修法怎麼還會遭遇痛苦。
 
累積廣大福德資糧而展現智慧時,會瞭解心無生滅。不只是快樂可取,痛苦也有其用處。
 
▍上師即是阿彌陀佛
 
直貢噶舉確信祖師吉天頌恭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,諸位上師也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,因為「一切聖者本智界同一」,佛因應不同的眾生,而化現不同的樣貌。
 
曾有弟子問我:「您修持清淨觀,是否曾真實見到阿彌陀佛呢?」為了讓大家起信,我向大家說一個故事。
 
以前在藏區時,某日我在早晨打坐,隱約見到一隻鳥,無礙地穿越關著的窗戶,停在我手上。
 
這隻鳥的的樣子很特別,我當下非常確信他就是阿彌陀佛。
 
當天早上,偉大的堪布滇津桑波來到噶爾寺,我下樓迎請。此前我從未見過堪布,當下看到他時,堪布說:「喔!我見過你」,我也不假思索地回答:「我也見過你」。
 
堪布留在噶爾寺說法,他邀請我坐在他的旁邊,我看著他的樣貌,當下覺得他與那隻阿彌陀佛鳥沒有二致。
 
你問我有無見過阿彌陀佛?可以說有,也可以說沒有。
 
不只是看自己的上師是阿彌陀佛,而是一切上師都是阿彌陀佛。善知識們的外在身相不論如何,心意都是一體的,也就是菩提心。
 
我們要知道的是,所有的善知識都是阿彌陀佛,只是為了接引不同的眾生而有不同的化現。
 
大家可以多多討論與思惟,上師善知識是怎麼遍一切處,又是怎麼作為諸佛化身的。
-----
  噶千仁波切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講授
 
 閱讀前導文與精華摘要
 
 觀看第一日講授影片
 
  線上登錄瑪尼咒(六字大明咒)持誦咒數
 
 官網【2022美國GBI瑪尼閉關 &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講授 】專區
 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台灣噶千佛學會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