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噶千法教 / 如是我聞‧噶千問答錄 / 61 - 〔2021/3/13,噶千仁波切於美國GBI回覆弟子提問〕
 如是我聞‧噶千問答錄
    字型調整:
61 - 〔2021/3/13,噶千仁波切於美國GBI回覆弟子提問〕

【問】:
我可以持咒許多個小時,但要觀想「吽」字卻有困難。如果逼自己觀想,我變得緊繃、失去熱忱。
 
有時觀想會自發性閃過,我打算專注在咒語,同時感受到白度母的存在及功德,並與心性連繫,而不需擔心觀想。這樣是對的嗎?
 
【答】:
如果處於放鬆的狀態,是可以的。最好就是放鬆。
 
持咒時要專一,當我們專一持咒時,能淨化對聲音的執取,這是必須持咒的原因。
 
透過觀想,能淨化對身的執取,有時甚至是身在閉關中的感覺也會消失。
 
如果是以專一、不分心的正念持咒,經由如此,執取於對境和對境意義的念頭將停止,因此對聲音的所有執取會停止。
 
其實所有咒語皆包含在「普巴金剛」咒,持咒時可思惟其涵義。
 
普巴金剛咒語:「嗡  班雜  給哩  給拉雅  薩瓦  畢嫩  榜  吽  呸」。
 
「嗡  班雜  給哩  給拉雅」是本尊金剛童子的聖號,金剛童子是指清明的內在覺性。
 
「金剛」是安住在空性,「童子」是青春,「給拉雅」的另一個名號。青春是因為祂擁有完美的力量,能摧毀一切念頭與習氣的力量。
 
「薩瓦  畢嫩  榜  吽  呸」的意思是摧毀所有念頭與習氣。很可能大多數咒語,尤其是金剛部的咒語,其精要與普巴金剛的咒語相同:摧毀分別念,雜亂的心。
 
透過保持正念與專一,不執取任何念頭,放下所有念頭。念頭如水上波紋來去,安住在大手印時,確實很難做各種不同的觀想。
 
其實最佳觀想是處於正念之中,因此若能不分心地持咒,那是沒問題的。
 
在所有的觀想中,「吽」是最容易觀想的。當心中觀想「吽」的形狀並想它具有心的自性,或許會有點困難。
 
但觀「吽」的方式並不是把它想成實際的形狀或型態,它比較像是「聲音」或「風能量」。
 
你也可以如此觀想:它不是型態或形狀,而是「吽」的聲音。
 
觀想感覺到「吽」的震動,這是很有用的,特別是當不同感受及念頭在心中生起,當感受生起,你只需記得「吽」的感覺,
 
不必想它長什麼樣,不是以形狀來觀想,而是以「聲音」來觀想,以及它震動的感覺,如同脈搏,當你專注心跳時,你感覺到脈搏穿透全身的血管。
 
這如同「吽」自然地在你全身迴響,所有脈與「吽、吽、吽」一起搏動。
 
主要應專注在臍輪,覺知臍輪有「吽」,臍輪是能量與力量的集中點,我們需要把「風」集中在臍輪,並增加其力量。
 
「風的力量」其實與正念、無散亂的心有關,二者有直接的關連。因此當風安住在臍輪,心會保持正念。
 
只需想像臍輪的風是「吽」,而「吽」有如進入臍輪的一股力量。
 
譬如抬起重物時,會有一股力量來自腹部,你能如此認出它:「哦,這就像我抬東西的力量,腹部的肌肉會緊縮。風就安住在這裡。」
 
因此「吽」並不是指它的形狀,而是其聲音的能量。
 
配合正念,感覺「吽」在臍輪,你應持續保任此覺知。體內有「吽、吽、吽」持續搏動的感覺。此搏動即是風。
 
如此一來,力量能自然增加,透過風的力量,即「吽」的聲音,生起的念頭會自然粉碎或瓦解。
 
「吽」是聲音,你應觀想其震動式的搏動,而非其形狀,這樣會變得更容易。
 
「吽」是風或集中在臍輪的能量,基本上,心應安住在臍輪。
 
所有肢體的感受也是細微的風。我們需要認出所有感受,將它們與正念結合,認清它們是「吽」。
 
譬如你有過敏症,像阿寶〔喇嘛〕最近一直在打噴嚏。我們過敏時會開始打噴嚏,快打噴嚏時,有種向上移動的感覺;在你快要打噴嚏時,該認出這種感覺。
 
那是細微風在移動,細微風是「吽」。所有肢體的感受都是「吽」,是風;透過「吽」,其實可以打斷感受。
 
在想到「吽」的那一刻,其實可以停止各種感受──各種感受因「我存在」的概念而生起〔的感受〕。
 
有一種說法是,當心識離開〔身體〕時,也是風的移動。
 
這分認知是殊勝的破瓦或遷識法,你可將此概念應用在各方面,任何我們說到的移動,體內的能量移動、身體的任何感覺、生起的肢體感受,皆可應用相同的原則。
 
基本上所有移動的風之自性是「吽」。
 
___ 出處:《噶千仁波切問答開示 - 2021年3月13日於美國GBI》
 
-----
下載《噶千仁波切問答開示 - 2021年3月13日於美國GBI》文字檔
 
⏺️ 官網【問與答】專區
 
⏺️ 官網【如是我聞‧噶千問答錄】專區
 
 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噶千佛學會
www.garchen.tw
 
#噶千 #問答 #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