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噶千法教 / 佛子行三十七頌 / 噶千仁波切釋意 / 第二十五偈
 噶千仁波切釋意

◆ 回到佛子行三十七頌首頁

第二十五偈

欲證菩提尚需捨己身,
何況那些種種身外物;
因此對於回報不冀望,
慷慨布施乃是佛子行。

  過去諸佛在行菩薩道時,都能夠以自己的手腳、身體,肝腦塗地的做布施。現在尼泊爾的捨身餵虎塔,可以看到佛陀能夠對一切對象,做無畏的布施。但是我們能夠如此嗎?以目前狀況來說不行,我們對於自己所擁有的錢財物品都有強烈的我執,認為這是我的東西。這種想法會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傷害,一般來講「我」是很沉重的東西,如果想要減輕自己的負擔,就必須要學習布施,這就是布施的廣大利益。布施有三種狀況,以及布施的四種說法。三種布施情況如下所述:首先,我們對貧窮的人給予食物、衣服這是一種布施。但是假如自己沒有錢財物品

,可以給他什麼呢?這時可以給他教法,自己常常觀修菩提心,念頌六字大明咒,思維能讓對方得到利益,這也是一種布施。

 

  因此自己的衣服、食物等受用,只要少少的夠用就可以了,心中要恆常想著對眾生有所利益。平時要布施給乞丐貧窮,甚至於把自己的食物施給狗或雞,當這樣布施時,心裡要想這是給自己的父母,因為眾生都曾是自己的父母親。

 

  而給予時,不要想著今天我給他一點點,明天他會給我更多,不要生起回報的想法,以上說的是財施與法施兩部分。供養三寶、供養上師、僧團、供養中心…,這些都是供養,如果能夠供養中心一點錢財,而讓中心持續很多年,在此期間大家都能做佛法的實修,這個利益不是非常廣大嗎?這些都是大家應當學

習的。

 

  其次是無畏施,譬如說鳥、雞、魚等動物被抓住之後,即將面臨死亡,我們救了它把它放掉、讓它活命,這是無畏的救度施。這種布施未來會感得長壽的果報;而如果是布施錢財、物品的話,未來將會感得財富廣大的果報。我們看到有些人財富非常富裕、權勢非常廣大,這都是生生世世布施貧窮乞丐,經常供養三寶物品所感召的果報 。

 

  身為父母的人,當然要給自己的子女衣服、食物並送他們去上學,要花費非常多錢財。於是很多人這樣想,這些都是冤親債主。 但實際上應當這樣想:無論是自己的家人或外面的人,都是自己的父母親,因此,我們是將各種受用供養給了自己的父母親,而不是給了冤親債主,應該用這樣的想法把受用給予家中子女或外面的人。

 

  又譬如說國家為我們蓋了一些房子,開闢道路及土地,為此我們要支付一切費用,有時心中會捨不得付錢,就產生吝惜之心,這種心是最壞的。為了消除這種慳吝之心,就要學習布施。對於政府所建設的道路、學校、旅館等,我們要想有了這些建設之後,每一個人都可以使用,幫助社會每一個人,所以我們給予錢財等於是幫助社會大眾。能夠這樣想也是一種布施,這種布施的成效利益也很廣大。

 

  房子要支付費用,當要給錢時,心裡非常痛苦,這種捨不得的心就是吝惜之心,當此心越來越嚴重時,它的後果是什麼呢?後果就是會墮入鬼道之中。因此我們不要存著不想給又不得不給的痛苦,我們心中要想著我要給予,而且應當要給,能夠這樣想就是一種廣大的布施。

 

  又譬如說大家看這個電怎麼來的?這是人民百姓付了錢才可能會有電。飛機也是大家付了錢,才會有飛機公司、工廠,老百姓才有飛機可以用,這不是老百姓得到利益嗎?因為許多人付錢,之後由大家共同得到利益,能夠有這種想法,就能產生強烈的給予之心,對於應該要支付的費用也就很樂意付出。 所以在機票時要知道,如果大家都付錢來買的話,飛機就越來越多,同樣的每個人都支付汽車的費用,汽車也越來越好。馬路也一樣,因為有以前的人支付費用,所以馬路修得越來越好;以後的人又支付費用,馬路就更好了。能夠這樣想的話,想給予的念頭就越來越強,就能夠消除慳吝之心。

 

  我們也應當做身的布施,所謂身的布施是指什麼呢?例如大家都在公家機關或私人行號上班,上班時就是用身體做許多事情,如果用身體很認真做事的話,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,老闆的事業就會越來越發展,因此,在工作時要想到老闆就像是自己的父母親,做事就好像在承事、奉養父母,老闆給的錢財,就好像父母給了我東西一樣。上輩子父母親給了我衣服食物,這輩子父母親變成我的老闆,又繼續給我錢財,這真是廣大的恩德。所以心裡不要想錢不夠,我還要更多才滿足。

 

  那麼當老闆的人要有什麼想法呢?老闆心裡要想著這些部屬來辦事情,就像是自己的子女,要好好照顧他們,想一想平日照顧自己子女的情形。老闆和員工都能這樣想的話,就能和睦相處,工作起來就會非常愉快,彼此都能獲得利益。

下一偈:第26偈

◆ 回到佛子行三十七頌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