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噶千法教 / 佛子行三十七頌 / 噶千仁波切釋意 / 第七偈
 噶千仁波切釋意

◆ 回到佛子行三十七頌首頁

第七偈

自己仍然縛於輪迴獄,
世間神祇能夠解救誰;
是故投靠真實不欺者,
皈依三寶乃是佛子行。

  接下來要說的內容是皈依,為什麼要說皈依呢?因為前一個偈頌是討論有關依止上師、善知識,來向他們學習,而上師、善知識首先教導我們的是皈依三寶。皈依的狀況有兩種:純正的皈依和不純正的皈依。不純正的皈依是什麼呢?就是如第七頌所說的皈依世間神祇。這些世間神祇的種類非常多,他們能夠給我們暫時的利益而不能給我們究竟的利益,因此他們不能成為真正的救度者。由於他們自己也是處於輪迴之中,所以無法解除我們輪迴的痛苦。

 

  真正能解除我們輪迴痛苦的只有三寶。大家平時做度母及觀世音菩薩咒語的念誦及實修,但是仍然會有很多疾病和不順利不能解決。這個時候心裡會想到實修似乎沒有用處,痛苦並沒有去除。可是大家應當要了解,現在的疾病和痛苦只是上輩子惡業成熟所致,不要說你們自己,很多上師、善知識,出家僧眾他們所遇到的疾病痛苦也非常多,所以這種問題不要掛在心上。應當要了解至尊度母是智慧的本尊,至尊度母就是三寶,能夠給予我們暫時和究竟的利益,應當依止度母繼續精進的實修。而世間天神唯能給予我們暫時的利益,而隱藏在暫時利益後面的是長久的痛苦。

 

  頌文中提到「由此依止不欺者,皈依三寶佛子行」,真正的救度者只有三寶,他們所帶來的利益是真實不虛的。而三寶又可依不同層次來說明。首先是外層的三寶:佛寶是指釋迦牟尼佛,法寶是指佛所講述的教法,包含了如何實修慈心與悲心,如何實修兩種菩提心,使大家對兩種菩提心由不知變成知道、知道後令它產生、產生後不令衰損、不衰損還要令它增長。這就是「菩提心珍寶,未生令生起,己生不退轉,輾轉還復增」的道理,這些就是教法的內容。其次,依照佛的教法去做實修者稱之為僧寶,現在一般稱上師及出家眾為僧寶,對於這些意思大家必須了解。

 

  外皈依的方式是如何來進行的呢?皈依佛寶後,若看到任何大小不同的佛像,或是看到不同的上師,無論是小乘大乘、出家在家或是中國的上師,無論是什麼對象,看到之後,心裡要想:這就是來救度眾生,給眾生一切安樂的佛陀代表。此時,心中要思維自己真實的見到佛,並產生無比的信心和恭敬之心,這是皈依佛寶所要做的事。其次,見到每一張記載佛陀教法的文字,無論是中文、英文、藏文,心裡面都要想這是佛陀所講述的教言,所有開示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親、慈心、悲心、以及菩提心的教法都是從此中出生的,所以應當對這些法寶產生敬重的感受。最後,當我們自己的心中思維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親而產生慈悲心、菩提心之時,擁有此修者自己就是僧寶。

 

  因此,首先外皈依時,要知道世間的上師他們的身體是僧寶,因為他們的心中持有慈心和悲心之故;他們的語言是法寶;他們的心與佛陀相同,所以是佛寶。所以,外皈依時要了解上師具足三寶的特質,只要對每一位上師的信心不退轉,自己的福德就必然延續不斷。

 

  內皈依的情況是如何呢?皈依時觀察一下自己的內心,會覺察經常有很多念頭紛散,當這些念頭停止下來時,就可以發現如同天空一樣的自心,它的特質清清朗朗,這就是佛寶,也就是我們心的本來面貌。這個心的本來面貌有什麼功效呢?應當如何來應用它呢?就是應當對眾生產生慈心與悲心。自己

 

  雖然能見到心的本來面貌,但大多數眾生都無法看到這個本來面貌,所以他們都掉在輪迴之中。輪迴之中的狀況是什麼呢?就是綿綿不絕的痛苦。所以要對輪迴的一切眾生產生慈心與悲心,這就是法寶。其次,自己的身口意三門不斷行善業,身體不斷做各種布施利生事業,語言不斷講述業力因果及慈心、悲心的道理,心意則觀想菩提心。用身語意三門時常利益眾生,當自己能夠這樣做,就是一個求善者,也就是僧伽這個名詞本來的意義。所以自己的心是佛寶,語言是法寶,身體是僧寶,自己就是三寶具足,這是內皈依的定義。

 

  外皈依以及內皈依的內容都已經講解完畢,這些內容要經常去思維,這就是為什麼要經常去念誦三十七佛子行的原因。大家讀誦過這本書,也知道其中的意義,當明天、後天看到其中某一個頌文,就要能想起它的意義,如果沒有這本書可以複習,大家聽過了也就忘記了。

下一偈:第8偈

◆ 回到佛子行三十七頌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