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噶千法教-開示文章、法教報導:法教報導:★ ★9/22 億次彌陀法會,〈普賢如來願文〉精要講授圓滿
★ ★9/22 億次彌陀法會,〈普賢如來願文〉精要講授圓滿

★ ★9/22 億次彌陀法會,〈普賢如來願文〉精要講授圓滿

 

★ 只要修一種法門──菩提心,就足以對治我執

 

★ ★September 22, in Amitabha Recitation, Garchen Rinpoche completed the teachings on The Prayer of Kuntuzangpo

 

★We only need to practice Boddhichitta, that is sufficient to be the antidote of self-attachment.

-------------

下午仁波切繼續講述〈普賢如來願文〉,不管仁波切講述或譯者翻譯時,他總是手指捻著虎口,表示咒語唸誦次數,時而閉目專注、時而慈眉含笑,在如此慈悲的攝受下,會場只剩下「嗡 阿彌 迭哇 釋以」持咒聲,莊嚴無比。大圓滿的傳承中,強調透過弟子以對上師全然的信賴和信心,得以體驗本覺,這種體驗如此直接,一閃而逝,甚或來不及看到。祈願,我們將此殊勝心法在相續中埋下種子,在未來,不斷滋養。仁波切在今年講法中,再三重申「慈無量心」的重要,以下摘要自關於「生起正念之光明,無分別智願得證」的講授。

 

■ 只要修一種法門──菩提心,就足以對治我執

 

認識到六道輪迴的根源就是我執心,這種覺知就是正念,當我們發菩提心唸到「願一切眾生具樂及樂因,願一切眾生離苦及苦因」,除了樂因之外,還有苦因,這就是從業力因果了解輪迴的運作。比方說,生老病死之痛苦,總有個成因吧。內道佛教最重視業力因果,進而才有戒律、智慧及功德。

菩薩乘強調心具足「正念」的功德,八萬四千煩惱,雖然就自相而言是有作用的,但實際上,它沒有一個主體、真實可言,這種正念就是「菩提心」。你不需要修太多法門,只要修一種法門──菩提心就足以對治我執。怎樣才能專修這個法門?要從「慈無量心」下手,不斷修心,乃至有朝一日,內心相續中能真實生起願一切眾生具樂及樂因,這是真實的慈無量心,從這一點出發,才能真正消除我執。

 

當然,在修心一開始,是從自利出發的,但隨著時間,慈無量心慢慢增加,我執漸漸減低,這時才會產生悲無量心。假使沒有慈無量心,不可能有悲無量心;沒有慈悲,空性的證悟完全不可能發生,所以慈無量心是這麼的重要。當你有慈無量心的時候,乃至對一個小小生命都應該平等對待,因為牠們都曾經做過自己的父母,跟我是完全平等的,而且對有形無形眾生都平等對待,如此一來,在外在威儀也會產生種種功德。

 

■ 從修持慈無量心開始,以正知正念不放逸逐步落實

 

像別解脫乘所說,有所謂,聞法的標誌體現在外在寧靜調柔;禪修的標誌,體現在內心無有煩惱,真正具有慈無量心的功德,做到以上兩種就是擁有正知或正念。我們要修行,應當在注重業力因果為前提下修持慈無量心,有了慈無量心後,再修悲無量心,從理智上了解自他無二的見地,注意,這僅是理智上了解而已,要不斷修心、修自他無二,最終會知曉,原來心廣如虛空;之後,再修止觀,這時,心只要一專注就很容易生起功德,心一專注就會生起智慧。

 

但如果不是這樣做,就像你曉得冰跟水是不二的,但只是曉得而已,「曉得」並不能讓冰融化,冰還是冰;要使冰融化,需要有些外緣,我執的冰不融化的話,終究得不到佛果智慧的,因此,這種修持的過程不是一蹴可即的事情,必須要從修慈無量心開始,長期以正知正念不放逸,逐步落實。

 

願利一切有情

 

噶千佛學會
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