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噶千法教-開示文章、法教報導:法教報導:普巴金剛大法會(日四早上)♦噶千仁波切台灣弘法圓滿行
普巴金剛大法會(日四早上)♦噶千仁波切台灣弘法圓滿行

♦噶千仁波切台灣弘法圓滿行(日四早上)
♦2019 H.E Garchen Rinpoche Taiwan 
♦the 4st Day Morning Teaching 
 
■時間:2019年9月14日上午9:00-12:00
■地點:台北榮總介壽堂
■主法:噶千仁波切
■中文翻譯:張昆晟
 ■English Translator :Ina Bieler
 
諸位法友這樣持續持咒固然很辛勞,但希望不要中斷的繼續持誦下去。
 
接下來我要為各位解說禪修和修行,盡我所能為各位作介紹。今天上午要說的是「見地的堡寨」、「禪修的關隘」和「行持的命脈」。
 
這些詞彙,是來自前譯寧瑪派,是很殊勝的教法。所謂「堡寨、命脈和關隘三法」,這是前譯寧瑪派很殊勝的名詞,相關的道理所涉甚廣,我將盡力就自己所知為各位作說明。請大家一邊持誦咒語,一邊聽講解。
 
■一,攻克「見地的堡寨」
 
提到內道佛教的見地時,通常如果從教證的角度出發,也可以觸及所謂「見地的堡寨」。
 
至於世間其他學問,比如從物質世界探討世間規律的種種學科,如:心理學、物理學等等,雖然可以從外在的角度和見解有所連繫,但講到行者個人內在的禪修或實修時,「見的堡寨」和世間學科所談就很不是同一回事了。
 
當我們說「見地的堡寨」時,指的是「抉擇究竟見」。
 
我本人對教證二法都不是特別精通,所以這裡引用至尊密勒日巴道歌的道理來作說明。
 
關於「見地的堡寨」,至尊密勒日巴講的是「向內抉擇心的實相」,他談的便是究竟實相,除了心的實相之外,並沒有究竟見地可言。
 
尊者密勒日巴說:「向內抉擇心之實相時,對真正究竟見地就不再猶疑」,他所提的「向內抉擇」的心之實相,就如同虛空的本質,抉擇、了知這一點,稱之為「抉擇見地」。
 
舉例來說,這個世界上人類的本性其實是相同的,外在器世間與居住其中的有情眾生,本性都是相同的,就像同一個人一樣。
 
要了解這一點,得先將世間分成兩個層面:一是外器世間,一是內在有情。
 
外在器世間是由地水火風空等五大種所構成,而居住在其間的有情眾生的內心相續則具足五毒煩惱。
 
五大種和我們身體的組成息息相關,例如我們的肉與地大種相應,血液與水大種相應,體溫與火大種相應,呼吸與風大種相應,而我們的心則與空大種相應。
 
由於心和空大種相應,因此當我們真正了知「內心本性與虛空是無別的」,真正通達這一點,稱之為「了解見地」。因此,當我們要探查事物真實狀態時,不需要從外在表相的根源去追尋,而要從內心的根源下手。捨此途徑,就無法真正通達事物的本性。
 
無論外在世界有何粗細的分別,內在的心本質都是相同的--我們所探討的唯一主題就是心識。探討心識時,應當對心的本性反覆去作觀照,當我們不斷反復向內心本性作觀照時,在「過去念已滅,未來念未生」的那個須臾片刻,我們能夠透過向內觀照而照見猶如虛空的狀態。
 
當然這是非做不可的觀照。
 
如果把法說得高深,比方說大手印、大圓滿的見,把猶如虛空的見說得很廣的話,聽眾會摸不著邊際;說得太細,又不容易從細微的內心狀態中跳脫出來。
 
所謂細的狀態,就是指猶疑。無論何時,我們總是容易產生猶疑心。當我們與外境有任何見聞念觸的連結,我們的心都容易起猶疑,無法從猶疑的心中解脫,就不容易見到本性。
 
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心的本性是什麼,心的功德是什麼,這樣向內觀照,在遠離妄念時,它是明空雙運的。
 
當向內看、遠離妄念時,內心的明晰狀態,其力量將會顯現出來;與此同時,又可以了知它的體性是空的──這就稱為明空雙運,向內觀照才會了解這一點。
 
當我們說見修行三者時,所說的見就是無二見;按照體驗去講的話,那個見就是心的無二本性,就稱之為智慧。不落二取相,它就是智慧;落入二取,它就是心識──心識和本智的差異在此。
 
所謂「見地的堡塞」,就是無二。然而,僅做到對見地的「抉擇」尚且不足,應該還要「攻克」見地的堡壘,要真正「掌握」見地,而不是從就道理上加以抉擇而已。
 
要透過實修,攻克「見地的堡寨」,這是見修行中的第一個。
 
■二,守護「禪修的關隘」
 
見修行三者之中,第一個要「攻克見地的堡寨」,指的是對究竟見,最重要的是要做到「無有懷疑」。無有懷疑的標準,就像:即使佛陀來真正到你面前,說你的見地和禪修是錯的,你也不會相聽信他──要有這樣的信念。
 
如此獲得定解後,進而必須「越過禪修的關隘」。
 
抉擇究竟見之外,應當確實的掌握見地--心的本性如同虛空之功德。如果我們只是不斷去思維、去揣測如虛空的功德,那是沒完沒了的。
 
如同虛空的功德,自然遍於外在的身、內在的心、器世間的有情眾生,它是無礙的,在任何情況下,都是無礙且無害。如同虛空的功德就是這樣,無論好壞苦樂等,在任何情況、時間之中,它都是周遍一切處的。
 
以三乘道理對應見修行的話:見地講的是密咒乘,指的是無二智;禪修對應菩薩乘,講的是了知諸法性空,而空的自性是悲,二者是不分離的,這個禪修是對應菩薩乘的,我們稱之為「禪修的關隘」。
 
再看見地的時候,我們應該將「見地的堡寨」運用於禪修和行持,比如當煩惱生起時,應當轉煩惱為道用。
 
密法中說「不捨煩惱,而令煩惱轉依為本來智慧」,這就是在「掌握究竟見」的前提下,轉煩惱為智慧。
 
為什麼說在見修行當中,「禪修的關隘」是沒有傷害性呢?正是因為能在掌握究竟見之下,轉煩惱為道用,所以它的前提是「見」。
 
在生活中也要時時轉煩惱為道用,就像《佛子行》當中也提到,一個真正想要修行的佛子,「應觀怨敵如寶藏」,這講的是安忍的道理,事實上同時也是在講轉煩惱、不隨煩惱而轉的意涵。必須掌握其內涵。看待煩惱時,密法講的是要通達煩惱的自性,菩薩乘講的是轉化煩惱。
 
■三,把握「行持的命脈」
 
有了這樣的「見」和「修」之後,再來是「行」。
 
在行持當中,日常生活的身口意三門,都應該懂得結合「如何轉煩惱為道用」的道理,就是行。
 
我們所做的禪修,主要的意涵,就是要「以利他心來消融我執」,而這必須帶到[後得位]的日常生活當中。
 
當我們貫穿見修行三者時,上根者應該不離密宗的見地--無二性,中根者應當結合慈心、悲心而行持六度,下根者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因果業力。
 
如此一來,才能結合見修行而修持,如果失去了這樣的結合性,我們就會在生活中隨煩惱轉,繼而造業,隨業而感苦,所以一定要結合見地、六度和因果。
 
試著將這樣的道理運用上,在日常生活中,結合悲心而做禪修是很重要的。如此一來,才能做到見修行三者彼此不脫節。
 
以上的談的是:
♦應該攻克「見地的寶寨」,
♦應該守護「禪修的關隘」,
♦應該把握「行持的命脈」。
 
其中把握「行持的命脈」,指的是要在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威儀中對教法的運用,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。
 
可以的話,首先要通達密宗的究竟見,禪修時要能結合六度而修,在日常行住臥中,當煩惱現行時,應當轉煩惱為道用,如此才能真正時時刻刻掌握「行持的命脈」。
 
當我們說「行持的命脈」時,主要是指二種菩提心,在行住坐臥中落實二種菩提心,包括修持慈心、悲心乃至世俗提心,進一步結合世俗菩提心,引發對無二慧的了證。
 
■見修行三者關要,盡在《佛子行》
 
對我這樣的人,以上見修行的關要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在此向大眾作報告。
 
佛陀珍貴的教法,在這個世界上最近都有廣大的弘揚,許多上師、善知識也都到各地去弘法,透過問答交流,法友們對見地已經逐漸無有疑惑,也有許多法友對於慈無量心的意涵都有所通達,為數不少。
 
在見修行三者之中,掌握「行的命脈」非常重要,它的具體落實方式,尤其像是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三十六偈提到:
♦「隨於何時行何事,應觀自心何相狀,
恆繫正念與正知,修利他是佛子行」
 
面對一切境,在行住坐臥等任何狀態,都應向內去觀心的真實狀態,如此具足不渙散的正念,在行住坐臥的日常威儀中,是極為重要的。
 
如果失去如此的正念而分心,就會依煩惱而累積習氣以及業,哪怕是再微小的煩惱都會留下負面習氣。如果不失正念,把握自身的覺性,就可以避免此類的過失。
 
《佛子行》中完全掌握前面所說「見地的堡寨」、「禪修的關隘」和「行持的命脈」,毫無例外,完全包含在其中,因此諸位應當把《佛子行》的內涵和重要性,謹記於心。
 
今天早上講解到這裡告一段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