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噶千法教-開示文章、法教報導:法教報導:菩薩戒傳授(上)■2019噶千仁波切台灣傳法圓滿行報導
菩薩戒傳授(上)■2019噶千仁波切台灣傳法圓滿行報導

2019噶千仁波切台灣傳法圓滿行報導(上)
H.E. Garchen Rinpoche Taiwan Tour
 
■菩薩戒傳授
Teachings on Bodhicitta and Conferring of Bodhisattva Vows
 
時間:2019年9月7日
地點:台北圓山大飯店12樓大會堂
中文翻譯:張昆晟
 
台北指標性建物的圓山大飯店,今天從清晨起,便陸續湧入白衣及僧伽信眾,為平日熱鬧的五星級大飯店帶來一股淨素的寧定氣氛。
 
會眾從容前往十二樓,在這個足以容納六十桌喜宴、真金鑄龍為頂飾、往昔是台北市最豪華指標、接待過無數喜宴及重要會議的大會堂,今日將有一場彌足珍貴的法宴,噶千仁波切將傳授珍貴的菩薩戒,為眾生原地打轉不以的痛苦輪迴,劃下一個轉折機會。
 
九點五十五分,在噶爾寺僧眾攙扶下,手持轉經輪的噶千仁波切,步行經過已經坐滿千人的圓山飯店大會堂,從兩側排滿合掌會眾的中間走道上,步上舞台,在雙手合掌三禮拜壇城中央的世尊佛像後,仁波切步上法座,在領眾唸誦皈依發心、請法曼達及請轉法輪文後,開始今天的菩薩戒教授。
 
噶千仁波切將於下午兩點半起至下午四點半,傳授成佛之根本:最殊勝之菩提心戒,希望具緣法友透過直播,同霑法益。
 
(以下為仁波切開示全文)
 
噶千仁波切開示說,今天來到會場的許多上師、善知識,以及各自弟子徒眾及各界法友,在此首先感謝大家,由於具足四位僧伽以上的聚會,都具有廣大意義,今天來到此地法友都是廣義僧伽,因此首先表達我的感謝之意,大家十分有緣齊聚一堂,謝謝大家!
 
所謂「各種人士」「上中下各級人士」,這句話是很有意義的,實際上講的並無階層,所有眾生都有佛性如來藏,如同佛陀所說,「眾生本為佛,然為客塵遮」,沒有所謂上、中、下等差別,因此雖說是各階層,但本質上並無差別。
 
■成佛之本質,眾生皆相同
 
所以正如同佛世尊所說,眾生所說「眾生本為佛」,是由於心的本性都為如來藏之故,其中並未有上、中、下等人的差別,佛陀對此做了指認。
 
但「然為客塵遮」,被暫時客塵染污所障蔽,如同水一般本質很清澈,但會受到環境影響而受到擾動,因此陷入輪迴的無始循環。
 
由於自我緣故,因此會展現種種業與習氣,因此本質雖然無上中下差異可言,因為本質上人和旁生本質都相同,心相同但為何有優劣差別呢?
 
經典說「一基二道生二果」或「一基一道生二果」,但在暫時展現中,能有世俗相對痛苦及經驗可以被感知,根基於此,眾生才有上下及優劣區別。
 
佛世尊說,「諸法因緣生」,也就是說,一切事物運行,在相對世間而言,是依照「因」與「緣」的規律而作用。
 
當我們講「皈依發心」的菩提心教法時,所皈依的對象是佛法僧三寶,發的心是願眾生具足安樂、遠離痛苦的心,當我們發此心時,是從因、「成因」的角度去考量的,也就是假設世俗當中,這些苦樂都是確實存在,輪迴當中的痛苦和快樂,確實在作用著。
 
■學習佛陀,正確的追求快樂之「因」
 
因此在此相對世俗世界中,眾生都在追求快樂,當我們發心時,也是在為他們的快樂在做追求,但眾生追求快樂,卻不知如何正確努力,不知如何從快樂的因下手,因此發心時,不僅是祈願眾生快樂,還要追求眾生具足快樂之因。
 
誰瞭解「眾生具足快樂之因」為何呢?佛陀瞭解這點,佛陀所知曉的快樂之因,就是慈心與悲心。
 
當知道此(慈心悲心)為原因之後,相對也會知道痛苦之因為何,原來痛苦源自於煩惱,煩惱又從何而來?若我們具足分析實相的智慧,就知道煩惱源自於自我概念。
 
真正分析下去,會知道一切事物無二,並無自他分別、並無自我。但在無自我的實況中,眾生創造自我,因此建構出「自/他」對立情況,之後就會出現八萬四千煩惱。
 
因此要從了知「因」下手,而滅苦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我們都希望遠離、去除痛苦,但若不講究去除痛苦方法,則窮境各種外在方式,例如發起戰爭、武力等,希望滅除痛苦,都是無法解決的。
 
人們窮盡各種方法去解決痛苦,但都無法真正根本地解決,例如世界上有許多天災、水災、外在、秘密層次等各種災禍與痛苦,仍都是接連發生,乃至於眾生內心憂苦也是如此,因此若無法從因下手,是無法完全滅苦的。
 
因此瞭解苦的成因極為重要,這也是佛陀為何教授「諸法因緣生」的道理,我本人固然沒有太多這方面學問,但懂得思考:凡事必須要從起因下手,因此對這點還是瞭解。
 
■快樂來自於慈心與悲心
 
我所歸納的是:今生快樂從何而來?來自於對眾生的慈心、悲心,如此就會快樂。
 
我們人道眾生與旁生本質都相同,如同 怙主吉天頌恭尊者說「因果乃為思想之自相」。
 
意思是,本體而言,即使外表有所差異,但我們心的本質都相同、在相對世界的「都有煩惱」的這一點,也是相同,因此本質而言都是相同,這是「因果乃為思想之自相」之詮釋。
 
因此佛陀教育我們應當獲得快樂時,他提醒的是:應當「願眾生具足快樂及快樂之因」,此情況可以以母親與孩子親情來做譬喻。
 
譬如母親對子女有慈愛心,子女對母親也有恭敬孝順之情。這種慈愛確實存在母子之間,母子之間因此自然會擁有快樂且不願意分離,這都是來自于慈心悲心,也都是來自於愛。
 
■愛是一切功德的泉源
 
應當了知,愛是一切功德、優點的泉源,善知識們可能手中都持有「佛子行三十七頌」,其中講到,一切痛苦都源於自利、圓滿諸佛來自於利他。
 
應當了知,一切痛苦都是煩惱所促成,除煩惱外別無痛苦可言,安樂則是來自於利他、來自於悲心慈心的功德。誰具足這樣功德?佛陀具足此功德。
 
佛陀如何具足功德?先發起菩提心,在行波羅蜜多六度,最終才具足佛的功德。
 
要問誰製造六度?並沒有誰製造六度,慈心悲心本身的內涵即是六度,例如「般若度」就是「通達究竟並無自我」、「並無二元」。
 
譬如母子之間的親情快樂之中,也是具足波羅蜜多的,因為具有我,例如母親執著「我的孩子」,就是在關係中缺乏智慧度。
 
除此之外,但布施等其他五度,仍說明慈愛就是功德來源。
 
這就是為何佛子行中會說「諸苦來自於追求自利、圓滿佛陀來自於利他」,來自於慈心悲心加持,我們瞭解此道理後,就知道要從輪迴中解脫,就必須要揚棄我執、看清我執的本性。
 
■如何正確求受菩薩戒?從認識慈心悲心為起點
 
今天諸位法友來到會場,是要來求受菩薩戒,菩薩戒的主要宗旨是菩提心,而在教證、理證多方考量下,會知道菩提心有非常廣泛內涵,我們需要知道的是:
 
一、 如何受持菩提心?運用慈心悲心,切入點可以從母子親情來認識,也就是「願其他眾生獲得快樂」之「意圖」,以及「希望其他眾生具足快樂之因」的「想法」。
 
所謂快樂之因,無非為慈心悲心,足以造就人天善趣一切功德,這一切功德都源於慈心悲心。
 
這就是岡波巴大師所說「正法具足一功德」的道理,就是六道有情眾生都能或多或少啟迪慈心悲心的價值,乃至於旁生等也有些許慈心悲心。
 
例如慈心悲心標誌為何?具有忍耐能力,不會容易生起嗔心,或有些動物聲音好聽、長相好看、或不會搶奪其他眾生食物,這都體現出旁生的內心也有慈心悲心之功德。
 
與此相對,何為我執?我執會創造何事物?我執會創造煩惱,進一步就會傷害其他有情眾生。
 
這就是為何世尊教授「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」,所謂惡是「凡是一切會惱害、傷害他人之事」,不論鉅細的業,凡是造下,終究都會回到我們身上。
 
「業」有「落到頭上」「最終下沈」的意思,就如同將石頭丟到天上,最後一定會砸下來一樣,罪業就是如此,不論大小,都會回歸到自己身上,而造成種種分別相,這也是為何要瞭解業力因果的重要性。
 
一切安樂都在於因果規律下,就知道如何正確受持菩薩戒、就會瞭解到,擁有慈心、悲心,就是受持的方式。
 
■真正的受戒,就是具足慈心與悲心
 
傳戒主要目的,是做為「未得戒前的方便」,令我們得戒,真正受持戒的方式,是具足慈心悲心。
 
要使菩提心使未生起者生起,已經生起者不僅不退,還要輾轉增上,需要運用不同教法來落實,
 
「未生起者令生起」者教法,是保持不惱害其他眾生的別解脫教法,「已生起者不衰退」則是要修持六度波羅蜜多,不僅令菩提心不衰退,還能輾轉增上。
 
這就需要擁有智慧,應當回歸到最根本的「基」上:本質清淨的究竟智慧,這是密法當中所教授的。
 
如此才能使己身的菩提心能輾轉增上,因此,今天要探討的菩提心之道,都是貫穿三乘的道,這顯密之道除佛陀外,別無其他人能瞭解,如此殊勝之道入門之處,即為對三寶的皈依。
 
發願文當中,將菩提心描述為珍寶,這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諸佛共同宣說的珍寶,做為佛教徒,共同擁有的唯一珍寶,就是珍貴的菩提心。
 
對不同眾生而言,心中菩提心或慈心悲心的能力,有廣狹大小之別,即便如此,眾生仍普遍如此擁有此珍寶、擁有慈心悲心功德。
 
那怕是旁生也瞭解慈心悲心價值,牠們會知曉慈心悲心會帶來何等利益,能讓世界得以運行有兩種法則:世俗規律與純正宗教法則。
 
■佛法要意,就是「自淨其意」
 
這兩者之中,所謂宗教、或佛法要意為何?實際上就是自淨其意,要降服內心,使我們的心變得清淨。
 
要使心清淨,就要先反問「不清淨的心狀態為何?」這種心是夾雜煩惱、具有我執的狀態,要探討,就要從二種菩提心(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)去討論。
 
先講世俗菩提心教法中,我們觸及問題來源是「愛我執」:對於自我的執迷與愛戀。
 
與此相關的一切,都會涉及到六種煩惱,由於愛我執緣故,我們劃分出自他界線、產生二元對立概念,這種二元對立概念就是一切習氣、問題來源。能夠解決者(將不清淨心加以轉變),就是利他之心。
 
真正具足利他心時,就會瞭解到,自他界線實際上不存在,實際上自他是平等的,如此就能真正擴展利他之心。
 
否則若缺乏利他心或慈愛心,所作的一切,都會是單純造就痛苦之因而已。
 
相反地,若具備利他心與慈愛心,即便從事的事務為輪迴事務,都能獲得相對較為正向的結果。
 
例如所作所為令人歡喜滿意,講話有份量、他人願意聽從,行為為他人帶來快樂等,這些都是從小處而言。從大處而言,菩提心與慈心悲心的功德利益是不可思議的。
 
這就是為何我們說「菩提心、慈愛心是珍寶」的緣故,所有眾生都有此珍寶,但只是展現出來的廣狹差別。
 
這是不涉及宗教差別的,所有宗教談的其實都是慈心悲心,在此前提下,只要擁有慈心悲心,大家追求就是相同,不用界定「我是佛教徒,或我不是佛教徒」,如果缺乏慈心悲心,即使主張自己是佛教徒,也意涵不大。
 
宗教法規所有眾生都想追求內心的幸福快樂,追求內心寧靜,例如自由國家追求自由快樂,這樣地自由快樂應當建築在正確的因上,而不是從果上追求。
 
正確因上若不具足慈心悲心,則追求自由或幸福安樂之果,將只是緣木求魚而已。
 
瞭解此道理後,就會知道,真正導致自由安樂之因,完全取決於慈愛心,瞭解此道理者就是佛陀,這就是我們為何皈依之因。所有眾生都擁有慈心悲心,差別在於展現層面的廣狹而已。
 
■何為「菩提心」?
 
菩提心本身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。
 
我在看待菩提心功德時,是反問「是否瞭解菩提心的優點、功德?」
 
譬如世人追求財富,希望追求經濟發展,若去探求如何獲得財富?要知道是從從布施獲得財富的,若要能與旁生有所區別,就要斷除邪淫,斷除不正常情感關係。
 
或是,若希望莊嚴美麗則要具足安忍功德,我們追求的人天善趣安樂,都來自於正因:布施持戒安忍等功德,一日齋戒也具足人身之功德,這些都是大悲善巧佛陀開示之道。
 
因此應當反問要不要獲得快樂?要從因下手,為何能創造快樂?知道樂因是慈心悲心,要擁有慈心悲心,能瞭解者,就是能真正獲得快樂者。
 
我們世界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,從而引發很多嚴重痛苦災荒、困苦狀況,許多人在艱困下度過一生,這種痛苦是從何而來呢?
 
主要是無法控制煩惱所致。不得快樂的成因,源於過去的業。
 
看待事務時,若能從因果業力道理瞭解的話,一切修行都回歸到此上,即使學問不高,若能通達業力道理,就具足一切功德。
 
所有經典闡釋內容,無非是要了知、追尋業力因果道理,在此不斷反思,當我們不斷思維「是否需要快樂」時,就應推導出結論:要獲取快樂,就要先保全快樂之「因」,就是具足慈心與悲心。
 
剛剛談到慈愛心的功德時,在此補充一個例子:眾生擁有慈心悲心時,即便是旁生也可以享受好處。
 
譬如心中有慈心悲心的動物,自然較為寧靜快樂、討人喜歡,心中充斥煩惱動物,殺氣騰騰等,如同蛇與蠍子等,讓人膽戰心驚讓人不由自主想殺害。
 
世界上許多糾紛傷害,真正去問成因,無非是因為嗔恨嫉妒,這些嗔恨嫉妒從何而來?從有情心中而來,自相續就是世界紛擾來源。我們看到其他人煩惱造成的後患時,應當反觀自己的煩惱、認識自身煩惱,由此看待,就會知道人道和旁生有情都有此煩惱。
 
#菩薩戒
#2019噶千仁波切台灣圓滿行
#藏傳佛教聯合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