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最新消息  
 最新消息
    字型調整:

噶千仁波切開示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法教報導(八)圓滿報導

2022-03-23

※ 第八講講授日期:2022/2/19
 
✅ 第八講圓滿:第八~十一偈
 
✅ 虛空的精華就是心
 
✅ 迴向就像煉金術
 
✅ 感恩你,讓我有生起慈愛的機會
 
 觀看〔第八講〕中譯影片
 
 
 
親愛的法友:
 
我們敬愛的恩師噶千仁波切,於2021年底,在美國噶千總法座GBI的「冬季教授」開始宣講殊勝的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,直至2022入春圓滿。
 
這是一篇承載了噶舉成就心法大手印的絕妙祈請文,恩師在GBI冬季教授的四天課程詳細講授,法會結束之後,仁波切慈悲,一再上座,孜孜不倦地陸續為我們詳細開示,直至圓滿。
 
本文是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第八講(圓滿講)的法教報導。由恩師噶千仁波切主講第八偈~第十一偈。開示內容重點包括:
 
✱ 虛空的精華就是心
 
✱ 最勝迴向:沒有「我」的完全奉獻
 
✱ 苦眾生所苦,禪修慈愛心
 
✱ 大圓滿心法:立斷與頓超
 
✱ 無我的概念,無毒的迴向
 
✱ 迴向就像煉金術
 
✱ 因上努力,果上隨緣
 
✱ 感恩你,讓我有生起慈愛的機會
 
✱ 我所布施的,才是我真正擁有的
 
噶千仁波切是當世的大手印成就者,他對上師的虔敬心堅固無比,並且有極為豐富且殊勝的修證歷程,仁波切闡釋大手印教法直指核心,願聞法者皆能受益,同利有情!
 
-----
■ 大印五具第八偈
 
二菩提心本尊總攝輪、
具足三恩根本之上師、
諸法心髓了義大手印、
咸令圓成清淨之迴向,
無誤道之根本五種法。
 
▍虛空的精華就是心
 
大手印就是虛空,其自性相通,兩者無別。虛空的精華是什麼?一般人看虛空無物,就覺得虛空沒有精華,但是佛陀照見了虛空的精華就是「本智」——如此空朗的狀態。
 
我小時候在寺院裡修密集金剛的長壽法會時,知道了有五種精華,我的上師奇美多傑仁波切告訴我,五種精華是:「地之精華金、水之精華鹽、火之精華熱、風之精華氣、空之精華心」。
 
上師說,火之精華為熱,聚集在我們身體中,心則是虛空的精華。我長大後回想,覺得這其中有深奧的妙義。
 
持有輪涅無二的見地,就像是《普巴金剛儀軌》說的:「本智隱密的太陽」;有了陽光我們才看得見,否則就像是在黑夜中無所適從。
 
在〈普賢如來願文〉中說:「若明此理便成佛,無明有情轉輪迴」,若我們不具備智慧、無法明辨,就會流轉於輪迴,像是海中的冰塊流轉。
 
若瞭解心的實相,就可知道虛空的精華,知道這就是本智,就是心。
 
▍心性為空:了義大手印的見地
 
心還沒成熟前,就是世間的識,識一旦成熟,就會成為智。
 
在密集金剛儀軌中說到:「金剛壽命置空中,倘若未置於空中,虛空藏即自心也,此壽命亦成為心」,這樣的壽命在虛空中常在,就像是蓮師、空行母和成就者一樣,遍及虛空,證得虹光身。
 
若我們具足「一切顯像為心,心性為空」的知見,就具備了「了義大手印心髓」的見地,就能通曉輪涅實相,並瞭解苦樂的因。
 
安樂的因就是慈愛,痛苦的因就是我執,這就是大手印的精華。
 
▍轉識成智,和光同塵
 
密勒日巴尊者圓寂前,弟子請求尊者別入滅,尊者說:「我並非真正死去,我是消融、遍一切處」。尊者世俗的識已經完全轉為智,虛空與本智無二,所以尊者遍一切處。
 
若我們還有識,就還有我執,這就會將我們禁錮住。遍一切虛空,是將一切細微的分別念都消除了,沒有任何二取與我執。
 
堪布門色仁波切曾向我宣說過吉美林巴尊者的〈中陰唯一密意海願文〉,其中兩句:「所遍大種五界及,能遍智慧明點瑞」,這裡說明五大種遍及之處,智慧也遍及,智慧是指我們的心。
 
若我們維持「我」的想法,便會不斷製造痛苦,如果了悟實相,心的本來面目將得以彰顯。空的精華是本智,這個解釋是非常重要的。
 
▍最勝迴向:沒有「我」的完全奉獻
 
能使一切功德圓滿成辦的,就是「迴向」。
 
迴向就是要完全摒除自我,將一切完全地貢獻給他人。我們至今仍有強烈的「我」及「我的」概念,迴向就是將所有都奉獻出去。
 
當我們還帶著「我」的想法,所做的迴向就是有漏的迴向。無始以來我們都帶著「我」的概念,而被緊緊綑綁。
 
強大的「我」,甚至用世間最強的核武也無法摧毀,這一點,日前我講授〈色康瑪/密咒七支供養〉時,在「恭敬頂禮無礙金剛語」這句偈頌曾解說過。
 
一旦捨棄了「我」,利用本智完全摧毀「我」,這樣就可遍及虛空,遍一切虛空的重點在於「迴向」,利用迴向,使我們的心遍一切處。
 
▍成就者們眼中的大印五具
 
我的上師堪千希惹歐瑟,曾對我開示過大印五具根本頌有五種精華的意義,可用五種精華來瞭解大印五具,此前我未曾如此理解過,聽聞之後有很大的幫助,堪千真是對我有莫大的恩德!
 
另外有一則故事:過去曾有人獻大印五具法本給一位成就者,成就者說:「大印五具不論五支或六支,對我而言都是具足的」。這位實修者完全了悟實相,所以對他來說沒有差別。
 
雖然這位成就者不注重偈頌的詞句了解,但是透過禪修,他已經完全掌握了大手印的見解。能夠透過實際禪修了悟,就能有這樣的見解,通達大手印的狀態就是這樣。
 
▍苦眾生所苦,禪修慈愛心
 
欲令自心無有束縛、無有邊際,就要利用慈愛;三界之中無處不痛苦,需要以慈無量心才能明瞭實相。
 
例如,縱然我們對一隻小蟲子產生悲憫,但終究無法完全換位思考;慈無量心則可以做到。
 
因此,禪修慈愛心非常重要,我的上師奇美仁波切如是不斷地提醒我。若具有慈愛,則能如實感受六道眾生的痛苦。
 
〈入菩薩行願文〉中說:「願諸航行者,成辦意所願,安抵河海岸,親友共歡聚」,試想,假如親友在旅途中遭難,我們該有多麼痛苦,願文作者寂天菩薩知道眾生的痛苦,而寫下這麼深刻的願文。
 
▍大圓滿心法:立斷與頓超
 
論及「能遍及」與「所遍及」兩者,可以用大圓滿的「頓超」來理解。
 
如何讓本然智慧遍一切處?這取決於我們的證量,以及是否已經去除二取。
 
若無二取,當「頓超」顯現,就能決斷「顯像為心、心性為空」,這樣的「頓超」利益極大,
 
反之,若執著於二取,本智就無法遍及。例如,對本尊有信心者,若本尊現起,心中依然有分別自己與本尊的念頭,可見細微的執著依然存在,這就是我們應當去除的。
 
在此,我們還要提到「立斷」,堪千曾向我開示:「立斷若不斷,頓超不能成」,如此,本智也無法生起,就無法遍一切虛空。
 
心尚未成熟,仍被「我」的概念禁錮,這時的迴向就是要迴向善根,這是福德的因。以世俗諦來說,我們迴向慈悲的,由慈生悲,由悲生慧。
 
悲心才能讓我們如實地生起對一切眾生痛苦的救怙之心,需要有慈心,才能了知救度受苦眾生的辦法。
 
救怙眾生的色身仍然不究竟,眾生依然有「我」的念頭,當他們此身終結,還是會再次投生到另一種眾生的身體,而這一切痛苦的源頭就是「我」。
 
▍無我的概念,無毒的迴向
 
迴向分成有毒與無毒,迴向要做的就是將慈心與悲心貢獻給眾生,這需要以智慧與方便雙運來做。
 
在勝樂金剛的修法中說到:「方法是大悲,智慧是空性」,需有這兩者才能獲得自在,並成辦自利利他。方便與智慧是需要同時具足來應用的。不論外在行為如何,內在需要有慈心與悲心。
 
隨著我們心量的大小,以及有無我執,就會區別出有毒或是無毒的迴向。
 
迴向法可以用世間的資具來迴向,布施也是一種迴向,而最究竟的迴向是透過迴向善根自利利他,如此便能擴大我們的慈心。
 
如來藏的本性沒有生滅,所以不斷地累積善業,最終就能證得佛果。
 
不信因果者,即便累積善根也會是有漏的,就算是做了迴向,也是有「我」的有毒迴向。
 
無毒的迴向就是三輪清淨(三輪體空)的迴向:
 
沒有迴向者、沒有迴向法、沒有迴向處。
 
若是有毒的迴向,力量很小,若是以無毒的三輪體空迴向,力量就很大。
 
▍以慈心累積點滴的福報之因
 
迴向的因就是福報,我們應當如實了知,這樣的福報不論在輪涅何處都存在,這些細微的福報之因遍一切處。
 
所有眾生的基與佛陀無二,都有如來藏,而眾生流轉輪迴是因為有「我」,因為不瞭解實相,而有強烈的我執。
 
三界有情都想要快樂、不想要痛苦,造就快樂的因只有一個,就是完全去除我,這只能以慈愛做到。若帶著「我」去追求安樂是行不通的,「我」只會導向痛苦。
 
為了能獲得快樂,福德之因是非常重要的,這能為自他帶來利益,就像石頭中的貴重礦物一般。
 
我們因為暫時的垢染障蔽,所以時刻強調「我」的存在,所作所為都是想讓「我」感到快樂,這就會產生貪念,自他二元的概念也就由此而生。
 
▍迴向就像煉金術
 
佛弟子皈依三寶,了知佛陀的功德,因為佛陀具有廣大的慈愛,所以我們應當發願如佛一般,以佛陀為榜樣來隨喜修行,這樣的慈愛才能自利利他,並成辦福德之因。
 
怙主吉天頌恭所作的《正法一意》中說到:「所知萬有盡為佛事業」,隨喜慈愛心,並了知心的實相,在暫時的層次來說,就能成辦福德的因——即便是細微的福德之因都能具足。
 
就如石頭裡多少都有細微的貴重礦物,一般人無法提煉出純的貴金屬,我們也無法帶走全部的石頭,此時,迴向發願就像是煉金術,可以將非常細微的貴金屬從石頭中提煉出來,聚集小善成為大善。
 
在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的第一部份說到:「由此慈與悲之大海中」,慈悲就是指諸佛的慈愛,我們做迴向,就是將功德流入諸佛的功德大海,這就像是將金錢存入銀行保管,不但能獲得保障,還能生出利息,這就是迴向的珍貴之處。
 
▍初中後三善
 
初善發心殊勝,中善無緣殊勝,後善迴向殊勝,佛弟子具備三善就具備了福德之因,細小的福德之因充滿在我們周遭,是無量無邊的,
 
就算是如廁也可以從這種細小的福德之因,去成辦廣大福德(觀想如廁行為也能利益眾生)。一切眾生都脫離不了業力的驅使,當行為結合三殊勝就可以成辦利他,並將善業迴向。
 
怙主吉天頌恭說:「因果剎那思維之自相」,過去我們為了累積資財,產生了貪嗔癡嫉妒等煩惱而造業,吝嗇心讓有情投生成大軀體的動物,然後被小動物齧咬。
 
小動物不斷齧咬啃食他所寄居的大動物,大動物卻一點辦法也沒有,這就是牠過去造作的因,所以被侵害也無可奈何;
 
但是大動物以他的身體供養小動物們,也是在清淨牠自身的業,當知,因果是互為關連的。
 
消業可使如來藏自性逐漸顯露出來,當業債償還清淨,就可以從這樣的環境解脫。
 
▍因上努力,果上隨緣
 
怙主吉天頌恭的迴向文寫到:「以我及輪涅一切眾生,三時所集之功德根本」,文中所言就是仰賴如來藏的力量而成辦功德;眾生解脫與否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夠彰顯如來藏的功德。
 
我們今生所受到的好壞境遇,都與業力相關。我們在法道上遇到的障礙,不是因為學佛才導致的,有的人目光短淺,會覺得是因為此生學佛才開始承受痛苦,其實不是這樣的。
 
怙主吉天頌恭曾經患上嚴重的疾病,他知道,所有的疾病都是來自不善業,所以他示現讓我們知道業力因果的道理,並且需要努力清淨,如此就會願意承擔並產生力量,不會生起煩惱。
 
大伏藏師吉美林巴說:「怨敵倒行逆施能增上修行,造謠誣陷乃能激勵勸行善,此乃摧毀貪戀耽著之上師,且看無以為報此人之恩德!」
 
自己的苦樂都能由我們掌握,當需從因上著手。我們現在的痛苦是因為過去的惡因,現在他人傷害我的事情只是緣而已,真正感苦的是自己過去造下的惡業。
 
▍由慈愛開始,培福造福
 
三寶的恩德就是慈愛,由慈愛生起悲心,悲心與智慧雙運,這樣的智慧才能知道因果業力的道理。
 
世界上有些國王知道人民的痛苦,所以會盡力為人民謀福利,但有的國王只在乎自己的權力,不惜犧牲人民的福祉來成就自己,會這麼做就是不懂因果業力的緣故。
 
世界上有如此不同的國家境遇,有的安居樂業,有的連年爭戰,這是由過去的因,造成現在的果,因此知道培植福德之因是非常重要的。
 
福德之因不遙遠,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細小的行為去累積,例如我們的殘食可以拿去餵食小動物,利益他們,這些都屬於「思惟力」,而「如來力」則是廣大的菩提心、無有窮盡,我們藉由這這樣的力量來迴向。
 
▍無明強大,人身難得
 
透過布施可以累積財富的因,透過持戒可以獲得投生人道的因,修持安忍可以得到相貌莊嚴與善友相伴的因,受持八關齋戒可獲得人身的因。
 
以世間眾生的總數來說,人類的數量相對來說是很稀少的,這是因為過去眾生培養慈心的數量也很稀少的緣故,眾生的無明煩惱有多麼強大,從旁生道與人道眾生的數量來比就可知道。
 
怙主吉天頌恭在《正法一意》中說到:「因果剎那思維之自相」,這是指一切都是因所造,我們的我執就是無明。《正法一意》也提到:「十二因緣皆由無明動」。
 
因為無明,我們無法瞭解眾生就是佛,並有強烈的二元執著,強化自己的貪嗔,這完全與慈心背道而馳。
 
▍慈心是一切法門的動力
 
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總結在慈心之中。
 
佛陀曾開示,他所說的一切經教,雖然詞句不同,但意義都一樣,這在《月燈三眛經》中有記載:「三千世界中,我時說諸經,義一種種味」,
 
正法都能決斷為慈心,透過慈心,就能產生悲心,悲心可以讓智慧廣大,最終可以了知一切實相。
 
修持超度儀軌、利益有情,這一切也都是仰賴慈愛的力量。中陰身的眾生隨業風飄動,無力自主,
 
若我們以慈愛心修法,他們就會獲得這份慈愛,他們強烈的我執就可以停止,當下憶念彌陀,就可以生起彌陀之相。
 
▍了知一切如幻,將心擴大
 
迴向善根很重要,這可分成世俗與勝義兩者,
 
世俗的層次——世俗菩提心,也就是慈悲、慈無量心。
 
隨著迴向慈悲,便能增上而通曉勝義諦,通曉勝義諦就表示證悟心的自性,也即成佛。證悟佛果之後,為了行利生事業,也可以化身再來世間度眾。
 
世間痛苦都是幻象,眾生受苦也是幻象,祖師教言說:「輪迴本體虛幻之自性」,諸佛明瞭世間一切如幻,所以他們如如不動、諸苦不能侵。
 
迴向是很重要的,那怕是念一句咒,都要將善業迴向。
 
迴向時要憶念一切眾生,因為眾生沉溺輪迴,就是因為「我」的概念深重,迴向以慈愛將「我」的概念減弱,我們也可以如此幫助往生的親友。
 
當我們對上師有強烈信心,而且上師有慈愛心,這樣就能拉近師徒間的距離。我們當以這樣來迴向。
 
▍感恩你,讓我有生起慈愛的機會
 
我們可以依靠〈普賢行願品〉與〈入菩薩行願文〉讓我們的迴向更廣大。一切福德之因終歸於慈愛,那怕只有一剎那的慈愛,都應該迴向出去。
 
當我們在培植慈愛時,應該有這樣的見解:
 
不是我施恩給對方,而是對方給了我們培養慈愛的機會、是對方施恩於我。對方讓我生起慈愛,讓我有機會止息我執;當我的概念止息,暫時能獲得人天利益,究竟能成辦佛果。
 
當我們真心想幫助對方,就會生起歡喜,這樣的慈愛會越來越廣大,所以就根本而言,是對方有恩於我們。
 
請記得,在嗔心煩惱生起時,立刻憶念諸佛的慈愛,迴向時也憶念諸佛的慈愛。
 
▍我所布施的,才是我真正擁有的
 
迴向發願,對福田境生起信心,透過諸佛的事業,培養我們的信心,福田眾對我們有廣大利益。
 
總之,我們要降低「自我」的概念,著重在「他人」的利益,我們有多麼重視他人,就可以多麼降低自我;當我們盡力謀他人利益時,自身還是最大的受益者。
 
我記得基督教的《聖經》有類似的記載:我們都在努力興建土地上的房子,但實際上我們更應著重在天堂的房子。
 
我覺得很有道理。佛說過,我們存放在自宅的東西,根本而言不是我們擁有的,只有給出去的,才是我們真正擁有的。
 
有些世間的富豪可能在一夕之間破產,所以這些財富是不可靠且無常的,真正能幫助我們的是佛法,迴向就如同將財產存放進銀行。
 
■ 大印五具第九、第十偈
 
善加遵循生世永不離,
為利一切有情速成佛。
承藉彼時無間之事業、
遍空有情無偏之悲心,
遠離不了義乘之迷惑,
示現了義大印之道途,
賜與金剛持灌願無礙。
 
「善加遵循生世永不離」,若我們能恆時不放逸,並持有慈心,就與之不分離,這就是大印五具的核心:若我們能夠不離慈心,就具備了大印五具。
 
「為利一切有情速成佛」,不離慈心,最終能成辦佛果。
 
「承藉彼時無間之事業、遍空有情無偏之悲心」,這一段內容指出勝義菩提心就是虛空,世俗菩提心就是海洋,依靠這兩者展開利益有情的事業。
 
「遠離不了義乘之迷惑,示現了義大印之道途」,只要我們具備了義的大印理解,就可同時具備不了義的部分。
 
「賜與金剛持灌願無礙」,只要我們恆時維持正知念,就能達到金剛持果位。
 
■ 大印五具第十一偈
 
生生世世不離正等師,
隨之受用正法之吉祥,
地與道之功德悉圓滿,
願速證得金剛持果位。
 
最後這一偈是願文,我們應該對具相的善知識上師生起虔敬心,並於內在的上師——也就是「自心」,無有分離。
 
祝各位吉祥如意!
 
【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系列開示圓滿】
 
-----
✴️ 噶千仁波切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講授
 
▓ 閱讀已發布之〔法教報導〕
 
▓ 觀看完整〔中譯影片〕
 
▓ 下載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
 
▓ 官網專區
 
-----
⏺️ 官網〔大印五具〕專區
 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噶千佛學會 合十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