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噶千法教 / 如是我聞‧噶千問答錄
 如是我聞‧噶千問答錄

尊貴的 噶千仁波切總是仁慈地回應弟子殷切的期望,能令他人歡喜,仁波切亦歡喜,因此仁波切常配帶數個見解脫咒在手腕上,也隨時準備佛法小冊子,因為他知道法友多麼喜歡仁波切親賜的小小禮物啊!新的年度,仁波切再為各位法友帶來禮物。

仁波切知悉不管是初接觸佛法或是長年禮佛的法友,他們心中不免有無數個問題,關於禪修、身體健康、冤親債主、本尊觀修……等等所有疑問都希望能得到仁波切的指點。因為煩惱與智慧總是相倚互成,煩惱的本來面貌即是清淨的本智,如同密續當中所說的「一切眾生本為佛,然為暫時客塵遮」,是以,仁波切深信眾生本具的智慧能淨除諸障礙。只要情況許可,仁波切一定彎下腰輕撫法友的臉、回答法友的問題,祈令法友們生起對正法的信心,不再退轉。

2017年,噶千佛學會將在於網站成立「如是我聞‧噶千問答錄」資料庫,收錄仁波切在台弘法時與法友信眾的Q&A,以及近十年海外法友的Q&A,祈願仁波切的問答錄能利益更多有情眾生,仁波切常說:「我執就像冰塊,讓心固著了;而慈悲就像熱源,能令冰塊融化。」願上師與弟子的問答如同熱源,照亮眾生本自的佛性,願聽聞的弟子們也將「如是我聞」,帶著慈悲心,如是實修。

▋噶千仁波切答覆   ❝ 在修煙供時,雖然有各種不同的外在煙供物質,但「內在」煙供物則為「慈愛」,慈愛可以消除一切有情的我執。   不論如何,意義都是一樣的;[這一...

✦ 禪修之前,請培養「慈悲心」   ✦ 若已培養出對有情眾生的「慈悲心」,禪修中所生起的「空性」即具慈悲,不要試圖培養愛和慈悲的感受,它會自然地來臨   ✦ 證悟「...

✦ 「生起次第」主要是淨化身體的習氣、觀清淨心,認識到:世界上的一切組成,其本性都是本尊的自性,其本性是清淨的   ✦ 「圓滿次第」主要是能夠認識內心的見地,認識到:眾生相、外在器世...

✦ 證悟的〔藏文〕詞彙是「桑傑」,僅僅修行止禪,卻沒慈悲心,也許會達到「桑」〔淨化/清除我執〕,但無法達到「傑」〔廣闊/廣大〕   ✦「廣大」是全然證悟的特質,其核心具有「慈悲心的空...

▓ 沒有「菩提心/愛」作為基礎,將無法真正修「金剛乘」   ▓ 究竟的密咒金剛乘指的是「心性」,任何領會心性的人,心將變得如虛空般,也了悟到心超越生與死   ___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