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最新消息  
 最新消息
    字型調整:

☸️ 精華摘要10___GBI瑪尼法會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開示(本系列摘要報導圓滿)

2023-06-15

▍第十五偈、第十六偈、第十七偈開示摘要
 
▍精華摘要主題包括:
 
✱ 外內密三個層次的成就徵兆
 
✱ 密勒日巴尊者開示:心與虛空無別
 
✱ 看著煩惱起落,不隨之起舞
 
✱ 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真實存在
 
✱ 佛陀的法報化身展現
 
✱ 所有上師的心都是阿彌陀佛
 
✱ 宗派在本質上沒有區別,我們發願皈依
 
✱ 菩提心是一切善法的核心
 
✱「直貢仁欽」意為直貢的珍寶,就是指菩提心
 
✱ 以此祈願文發願,三種力量成就滿願
 
 觀看第九講(2022/9/18)中文口譯影片
 
 
--------

 【第十五偈】

若於此生不得勝成就,
即得生於極樂莊嚴剎,
彌陀吉天頌恭之跟前,
願生為其眷屬之上首。

 
▍外內密三個層次的成就徵兆
 
外的層次的徵兆,是斷除一切害他的行為。內的層次的徵兆,是實踐利他行為。密的層次的徵兆,是持守密咒的戒律。身語意的成就徵兆,是看你能推廣多少利他的行為。
 
內在徵兆是可以看到「業風」或「本智風」(智慧風)的不同,若能夠生起本智風,就能看到勝義諦,透過這點就可以用本智風來掌握業風,不會受業風的擺佈,這樣就是以本智風成熟。
 
祖師吉天頌恭說:此生來世與中陰,證悟三者之瑜伽,了悟生死之間無界線。懂得這三者之間沒有界線,是相續的,這代表獲得了成就;因為心沒有變異遷轉,瞭解此道理,就會知道此生來自中陰。
 
▍密勒日巴尊者開示:心與虛空無別
 
密勒日巴尊者說:「心與虛空若無別,則已臻於法身界!」心與虛空沒有分別,生死也是不存在的,通達這一點,就達到殊勝究竟的成就。
 
尊者接著說:「夢與日間若無別,則已通達禪修矣!」體認睡夢與清醒兩者之間沒有差別,知道業力因果是繞著認知有無的二元對立概念而轉。業的顯現是因為剎那的緣,由此緣而造業,如此就會有不同的果。祖師道:所有因果都是剎那發心的顯現。
 
尊者繼續說:「煩惱智慧若無別,則已契入證悟量!」證悟這個道理,看待世間就知道這一切如夢如幻。世間的種種,就像是水跟浪的關係,兩者本一體,但因為剎那的翻湧而有不同的樣貌。
 
▍看著煩惱起落,不隨之起舞
 
使煩惱自解脫,是獲得內在成就的徵兆。龍欽巴大師在《竅訣寶藏論》中說到:「妄念自解無需捨輪迴」,這是殊勝成就的境界。若獲得這樣的成就,來日臨命終時,在生有中陰就能自主。若沒獲得殊勝成就,心裡仍有執著,執著顯像為實有,就會隨著業風擺佈,並累積業力。隨著念頭而轉,就會累積業力,唯有將念頭終止於念頭,不使其產生業,就是立即解脫的意思。
 
隨著念頭連綿相續,念頭驅使我們置入習氣而造業。獲得殊勝成就與否,就看是否能從念頭解脫。若在此生還沒得到穩固的定解,這樣在修持的關隘上會有些困難,所以要先穩固見地的堡壘,這一點極為重要。
 
▍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真實存在
 
在不瞭解的情況下,會覺得仍然有自我與他者,會覺得極樂世界不存在。實際上,法身與報身是無異的、雙運的,由法身自然展現報身淨土。就像雨後天晴見到彩虹,彩虹顏色交錯,但不會混為一體,觀者也無法去主張彩虹的顏色是分開或是獨立,就如同這樣的道理,瞭解心的實相,就如同瞭解心如同虛空一般的自性。心有五種煩惱,本質是五種智慧,就像光一直都在,但因為結合了水氣與角度等條件,所以展現了彩虹。
 
報身五決定是:處所決定為「密嚴法界宮」、剎土決定為「十方密嚴剎土」、時決定為「常有相續輪」、本師決定為「報身佛金剛持」、眷屬決定為「登地以上菩薩」、法決定「唯有大乘法」。五決定讓我們知道報身淨土是真實存在的,當條件具足就會自然顯現。
 
依照我們證悟的程度,三身淨土所歷經的也不一樣,現在我們身處化身淨土,透過對於業與善惡的觀察,能真實感知善惡,經過思考,明白這之間的關連就是因果,就能對因果法則生起信心。
 
▍佛陀的法報化身展現
 
菩提心分為世俗與勝義兩種,世俗菩提心就是四無量心(慈悲喜捨),以此我們能獲得暫時的人天善趣,隨著不斷修行,終有一天可以到達佛陀果位,屆時報身的五種決定就會自然顯現。
 
此外,祖師說,法報化三身中又包含了三身:法身的法身、法身的報身、法身的化身等等。從法身層面來說,體性空是法身,自性明是報身,大悲周遍是化身,所以在法身中具足了三身自性。在化身中又有清淨與不清淨的幻身等等,由此展現各種利生事業。
 
化身的化身在人間幻化,展現為需要吃飯睡覺,也能感受到苦樂等等,這個外在相是化身,但是心是法身如來藏,其所展現的慈悲心就是化身。化身的化身又可以有不同物質的化身。
 
祖師吉天頌恭說:「所知萬有盡為佛事業」,可能有人會說:「既然五大都是佛,那為何會有地震水災等災難,這不是在傷害眾生嗎?」其實,這是因為我們過去的業力之故。眾生有不同根器,分成:不理解、顛倒理解、片面理解與正確理解四種,因為不同程度的眾生各自造下了不同的因,所以有不同的果報。眾生之所以為眾生,就是因為仍有蓋障,倘若清淨了蓋障,那就是佛。
 
▍所有上師的心都是阿彌陀佛
 
偈文中提到:「彌陀吉天頌恭」,有的人會覺得在此提到吉天頌恭,這就是直貢的法,以此區別,但其實這可以轉換成任何我們有信心的上師。
 
上師的身相即便不同,但心都是無別的法身,各教派的上師在心的層面上,彼此沒有不同。此處是因為偈文作者的上師是吉天頌恭,所以這樣寫,如果你觀想其他傳承有信心的上師,這也是可以的。所有上師本質跟佛無異,體性上是自己上師,但展現出來是彌陀佛的樣貌。這裡所要表達的是能證悟的「地」與能趨入的「道」。
 
〈極樂願文〉中提到,因為修持,我執趨於微弱,減少了二執,就可以透過祈禱而投生極樂國,在極樂國反覆實修,最後證得佛果。
 

【第十六偈】

總之此生及盡未來際,
無等怙主直貢仁欽之,
殊勝教法受持永不離,
願師攝受承擔自他利。

 
▍宗派在本質上沒有區別,我們發願皈依
 
我是在直貢傳承底下皈依的,因此希望未來生生世世能夠祈請怙主直貢仁欽的護持,這是在發願。透過「淨信、樂信、勝解信」三者,我們對於正法具足信心,認為這是真正解脫法。
 
人們起初難免還有二執,對宗派有區分也是自然的,但是各宗派的本質上是沒有差別的。祖師吉天頌恭說:所有十方的宗義唯有佛法本身而已,就是為了對治我們的煩惱而已。我們以此祈請,希望往後生生世世都受到祖師的接引,此時作者是以直貢傳承為發願對象。
 
▍菩提心是一切善法的核心
 
佛陀教法可以區分為外內密三個層面,外在可以理解為:「誦讀聞思之輪、出離禪定之輪、所行事業之輪」這三個事業。而內在的佛法,佛說:「願能發起殊勝菩提心」,內涵就是菩提心。利他心多強,我執就有多弱,所以我們說菩提心是最主要的核心。
 
「菩提心」在藏文中念作「蔣秋森」,「蔣」的意思是「去除」,「秋」是「具足、掌握」,「森」是「心」的意思。實際上應該倒過來念成「秋蔣森」,意思是要先具足利他心,然後我執就會消融。諸佛也是將我執斷除之後而成佛的;內在的佛法就是利他菩提心。
 
發菩提心不難,一開始可以從小處著手,慢慢培養成大的菩提心。每個人內心都有慈悲心,發展慈悲心之後,可以成為慈無量與悲無量;慈悲心我們都有,抓住之後去培養,反覆修持利他,以此回向,此時就會逐漸增廣成菩提心。
 
▍「直貢仁欽」意為直貢的珍寶,就是指菩提心
 
「直貢」是派別的名字,直貢原來是一個地名,「仁欽」是寶物的意思,這裡的寶物就是指菩提心。
 
諸佛從發菩提心開始,透過三大阿增祇劫的時間累積資糧,透過反覆修持六度,終於證得佛果,他們所累積的就是菩提心,這就是所謂的珍寶。
 
教派可以理解為外在的容器,裡面所裝的可以是任何物品,事實上內涵就是菩提心。菩提心就是慈愛,只要將這個慈愛擴大到無邊際,就是菩提心。就像是燭光擴大成陽光一樣。
 
菩提心稱為寶,是因為其利益不可計量,如同諸佛的慈愛大海一望無際。當我們擴大自己的慈愛,終有一天可以變成這樣廣大的菩提心。
 
當我們發下要成佛的願,在這條路上自然而然地成辦自他二利,這是同時達到的。唸著利益一切如母眾生時,我們也從中獲利。偈頌帶領我們發願,願能夠無礙地成辦自他二利。
 

【第十七偈】

三寶勝者大悲加持力,
吾等虔敬悲切希求力,
因果不虛法性真諦力,
所求諸願如意悉成就。

 
▍以此祈願文發願,三種力量成就滿願
 
「大悲加持力」就是諸佛的教法,希望這些教法往後如太陽一般照亮世界,希望教法廣傳。
 
「虔敬」是指對這樣的善行有虔誠心,就像我們讀〈普賢行願品〉會對諸佛行誼由衷地生起虔誠心一樣。身體自然地恭敬。希望自己也能這麼做到。在如意寶面前,不祈求的話,它也無法滿足你的願望。這個意思是,三寶縱有加持力,但是你若不祈請,也無法顯現其力量。
 
關於三種力量:第一是「自心思惟力」,這是希望饒益有情的力量。第二是「如來力」,這是三世諸佛發願的廣大力量;試想,若將全世界的財產集中在同一間銀行的話,這樣的財力將有多麼強大,因為諸佛的回向都是一樣的,所以這樣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。第三是「法界力」,就是指心的基,如來藏,這是不變的,如來藏具足法報化三身。從究竟義理來說,這一切是真實不虛的,願此力量成辦這些祈願。
 
希望大家往後閱讀唸誦這篇願文時,要反覆思惟憶念,口唸心想,這樣才能真正帶來利益,如果只是口頭唸過,就無法領略其中的內涵。總之,所有法門總結起來就是發起菩提心。
 
--------
ℹ️ 相關資源
 
▍閱讀完整「精華摘要」
 
▍觀看完整「講授影片」(YouTube)
 
▍下載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
 
▍官網【2022美國GBI瑪尼閉關 &〈上師供法祈願文〉講授 】專區
 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台灣噶千佛學會

 
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