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最新消息  
 最新消息
    字型調整:

☸️ GBI冬季教授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法教報導(一)

2022-01-15

✅ 直貢噶舉傳承之至寶,直指心性
 
✅ 第一講:五具之「菩提心」與「本尊」
 
✅ 雙璧輝映: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與〈大印五具證道歌〉
 
 觀看〔第一講〕影片
 
 
 
親愛的法友:
 
尊貴的噶千仁波切親自宣講GBI冬季教授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,融合大手印甚深禪修,以及噶千仁波切自身的實修力量,這系列開示,從第一堂課開始便綻放出璀璨的智慧之光。
 
本篇報導將開始帶領您一探大印五具甚深的修行法門,以及一窺大印禪修的光明堂奧。
 
建議您務必逐次收看本次法會的影片開示,親接恩師的字句珠璣;當您親身以眼耳觀聽、心意領受,必可體會加持力不可思議!
 
冬季教授的開示根本頌,主要依據直貢祖師卻吉札巴著作的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,噶千仁波切同時引用怙主吉天頌恭著作的〈大印五具證道歌〉,作為對照講解。
 
直貢噶舉大印五具法門之雙璧,在這一回的冬季教授開示中,交映生輝!
 
■  大印五具第一:發起菩提心
 
由此慈與悲之大海中,
菩提心之自相善出生,
具緣有情悉獲利樂道,
上師菩提心前我祈請。
 
▍慈悲大海慈悲水
 
「大海」或說是「水」,在五大種來說,是幻化而成的,雖然無所執取,但是在世間有很大的作用。
 
五大種的本質乃從本智所出,五大種、五煩惱、五智,彼此都有所關連。
 
慈心與悲心,像是友伴之間的關愛,也像是母子間的關愛,這種愛是無法透過製造或是買賣而來,這是心中本自具足的,倘若我們沒有慈愛,便會隨無明而流轉輪迴。
 
在〈恆河大手印〉中說到:「譬如樹木枝葉豐,斷根千萬枝葉枯,如是心根斷則輪葉乾。」
 
輪涅彼此是不分離的,就像是一棵樹,從樹根、樹幹到樹枝都是一體的,透過根攝取水分與養分,傳到枝葉,整棵樹都獲得水與養分。
 
若我們不想要受到煩惱的干擾,就要生起菩提心,我們的本智就可以自然成熟,從空性中成辦法身,從法身現出報身,再化現出化身,度一切眾生,這是連貫的事情。
 
輪涅二者無分,心中若無愛心,就會落入輪迴,若有愛心,就可得渡彼岸。
 
總言之,慈悲二者就如大海寶藏。偈文中的「由此」二字,在〈佛子行〉中也用到了,這裡應當做多數的理解:「由此」是由三世一切諸佛的慈悲大海中化現而成。
 
諸佛在成佛之前就發起了菩提心願,願使一切有情都能脫離輪迴,以這樣的心,便生出了慈悲大海。
 
慈悲心如何建立?關鍵就在「轉心四思惟」。
 
佛法的目的就在於轉變我們的心,若是我們放逸自心,就會迷失於我執之中,一切想法與習氣都會建立在「我」上。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,我們應當以慈悲來調整自心。
 
▍慈悲良藥慈悲心
 
〈入菩薩行論〉的「迴向品」中提到:「願除苦良藥,一切安樂源,教法伴利敬。」
 
從這裡可以理解慈悲心的利益以及修持方法。若我們不修持慈悲,就會隨著我執流轉。
 
「苦」就是因為有「我」的概念,對治「我」的概念就要去想到「他」者,若我們都思考他人的利益,自我就會縮小,因為彼此其實是一體的。
 
要言之,去除我的方式,可以用增強慈愛著手。
 
我們對於自己的親友受到苦難時,往往會不計辛勞地照顧他們,這就是因為我們對他有慈愛。
 
我們要常常憶念慈悲的功德,這份慈愛不要只限於自己身邊的親友——這樣格局的慈愛是很微弱的,會因為暫時的緣分就丟失了。
 
諸佛的心很廣大,他們於一切時中,都想著如何讓一切有情離苦得樂,並不斷地以六度萬行累積資糧,這個資糧就是慈愛心,如此累積了廣大的福德。
 
強大的慈愛心亦可幫助我們在中陰時解脫。
 
〈佛子行〉說:「無餘痛苦源於自樂慾,圓滿諸佛誕於利他心。」在發願時,要利益一切有情,願一切有情具樂與樂因,這就是要擁有慈愛,因為慈愛是樂之因。
 
薩迦班智達說:「若依福德成諸事,如同陽光不依餘,若依精勤成事業,如同燈光仍依餘。」若能利益自他,就能獲得福德,反之,若是自利,就會油盡燈枯。
 
大印五具的灌頂偈文如是說:「祈請勝義智(菩提心)如虛空周遍一切。」空性中本自具足悲心,當我執去除,慈悲就會增廣。
 
▍慈愛與菩提心永遠同在
 
無量慈悲心就像是〈佛子行〉說的:「自己一點過錯也沒有,某人竟然要來斷我頭;仍然慈悲將彼諸罪過,由我來受乃是佛子行。」
 
縱然對這樣的殺我者,也要生起慈悲心。其實在日常中,我們常常連一隻蚊子的干擾都受不了,進而想殺害它,很難真正做到安忍。
 
密勒日巴尊者在其道歌中說:「惡趣主因為瞋心,捨命亦應修忍辱。」
 
若不修安忍,我們就會隨著瞋心走,到頭來我們的眼中只有自己,進而墮入輪迴。慈愛是非常重要的,有道是:「有則一切可能,無則無計可施。」
 
有許多人主張不需要宗教,但是沒有人不需要慈愛,因為沒有慈愛就會有很多過失,例如,會因為瞋恨而罔顧自他的性命。
 
在旁生道中,就沒有看到自殺的例子,牠們非常維護自己的性命。人類之所以會選擇自殺,就是因為我執所衍生的煩惱太沈重的緣故。
 
勝樂金剛的法門中說到,所有輪迴都是空盡的,所有眾生都由慈愛而得到佛果。
 
▍菩提心乃是利樂之因
 
祈請文中說:「菩提心之自相善出生」意義就是說菩提心是在慈悲大海中所生的,一切善都是來自菩提心。
 
菩薩可分為「黃衣袈裟部」與「白衣柳葉部」兩種,看似指稱出家與在家的修行者,但其實世間的眾生,只要具備菩提心者,男性則為觀音,女性則為度母。就像一位醫生,具足了菩提心,他就是菩薩。
 
菩提心與貪欲是相異的兩端,在心中若有菩提心,就有成辦利樂的因。
 
「具緣有情悉獲利樂道」,具緣有情就是與菩提心有連結的眾生,他們就能獲得利樂道。在佛法內道來說,一開始需發菩提心,這樣的廣大菩提心可以用寧瑪舊譯派的開示來理解:
 
一是前行發心殊勝,二是正行無緣殊勝,三是結行回向殊勝,具備這三者就會擁有福德之因。
 
有些人沒有皈依發心的因緣,但只要他們有慈愛,就有功德利益。例如胎生動物來說,母親會自然分泌母乳來哺育幼子,就算是以植物來說,種子中也有母株給予的養分。
 
外在是水,內在是慈愛心,勝樂金剛法門也是這樣宣說慈愛菩提心的功德——菩提心就是本尊。
 
若能證得勝義菩提心,最終能證得佛果,就算只有生起世俗菩提心,對於解脫輪迴也是很有幫助。修持一日八關齋戒可以獲得暇滿人身寶,這就是仰仗菩提心的力量。
 
總而言之,世間眾生只要具足菩提心者就是菩薩,菩薩不是用外相來瞭解的;將菩提心當作上師來祈請,不論有形或無形的眾生,只要與菩提心有關連,就可以獲得安樂的道路。
 
▍雙璧輝映:〈大印五具證道歌〉與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的「菩提心」開示
 
在〈大印五具證道歌〉中,第一偈也是菩提心,當中寫到:「慈心悲心駿馬賽場上,若不憑藉利他而勝出,便得不到人天眾喝采,故請勤修此法──『心前行』」
 
所有法的前行都是利他心,都需依此實修,即便是世間法也都如此。
 
例如,製造一台車,就是要為他人帶來方便,這樣的動機就會讓事業變成福德的資糧,他的生意會越做越好,如果反過來,只在乎自己的利潤,那麼至少有一半的努力會消失。
 
多傑嘉波教言的〈十八圓滿道歌〉中記載:「穿著勤利他鎧甲,大乘發心則圓滿。」提到了利他心的重要,若有利他心,彼此都在為對方著想,這樣就能得到快樂。
 
在〈大印五具證道歌〉中說的:「便得不到人天眾喝采」,這就是說,若我們沒有利他菩提心,就得不到美名;這些美名是能利益他人的意思。
 
大印五具第二:修持本尊
 
一切輪涅本源金剛持,
始來圓成本尊壇城主,
於彼所化凡夫現此相,
上師最勝尊前我祈請。
 
▍從物質的金剛到殊勝的金剛
 
金剛持可以理解為本尊金剛總持,也可以理解為我們手持的物質的金剛。
 
若以五股金剛杵來看,上下五股各是五方佛父母,清淨的層次可以理解為五智,不淨的層次即是五煩惱。上下八個蓮花瓣,各是八大男女菩薩,或是理解為我們的八識。
 
我們明白意義上的金剛,其本質是無有生滅、沒有遷轉的。輪迴與涅槃都是由心所造,心是一切的源頭。
 
儀軌中右手持金剛杵,左手持金剛鈴,這是悲空不二,也代表我們心的本質與金剛的本質一樣。金剛鈴杵也是方便與智慧的代表,二者不離。
 
▍雙璧輝映:〈大印五具證道歌〉與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的「本尊」開示
 
在〈大印五具證道歌〉中提及本尊的部分說到:「自身乃為本尊身之王,若未掌領『基不變』王位,無法聚集空行母眷眾,故請勤修『觀身為本尊』!」
 
這一段與本次講課主題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中所說的「始來圓成本尊壇城主」需一起理解。
 
「始來圓成」就是指心的功德。
 
本尊與壇城都是指心的清淨層面特質,在〈大印五具證道歌〉中形容,這就像王者一般,本尊與心無別。王者可以對眾生施以救護,這就是王者的自在與權力,本尊也有這樣的特質。
 
法的譬喻應該結合「標誌、象徵、內涵」三者來理解。
 
本尊與壇城是自然圓滿成就的,就像是「外時間之輪」、「內時間之輪」與「別時間之輪」,三者都圓滿具足於心。
 
若這樣的講解仍很難理解,我們還可以引用多傑嘉波教言的「十八圓滿道歌」所講的:「應知顯有為尊身,密咒生次則圓滿。
 
所有一切三界都圓滿於自心。顯現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的差別,是因為暫時的客塵所致,我們的心就是如來藏。
 
〈普賢王如來祈願文〉說到:「若明此理便成佛,無明有情轉輪迴。」 自他本無二,若我們繼續保有「我」的概念,就會有差別念,如此就有輪迴。
 
以上提及多傑嘉波的教言,是比較簡略地來理解,
 
若是以時輪來說,外在的時間之輪,所指的是日月時間,而內在的時間之輪,就是自己的身體。
 
我們的身體具備五大種:肉骨為地大、血為水大、熱為火大、氣為風大、心為空大,所以身體具足了五大,稱為五蘊,這其中沒有任何可以指認為「我」的成分。
 
〈佛子行〉告訴我們,所有的外在顯像都來自心,就像最初的比喻:輪涅都具足於一棵樹,若能以此瞭解,就可以懂得「應知顯有為尊身」,亦可瞭解顯空不二與聲空不二的意義。
 
反之,若對外在的現象執為真實,那就會對悅意者產生貪著,不悅者產生瞋恨,好惡分別就會累積習氣。
 
如果能瞭解一切都不實存,器世間都是幻化所現,這樣的思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實相。
 
密勒日巴尊者說:「由無分別顯法身,由大樂性顯報身,由明相中顯化身。」這是環環相扣的,這是在引導我們了悟這個道理。
 
要言之,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中說的「始來圓成本尊壇城主」,與多傑嘉波教言的「十八圓滿道歌」所講的「應知顯有為尊身」是同一個意思,這中間的關連,值得大家反覆思惟。
 
-----
✴️ 噶千仁波切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講授【中譯轉播時間】
 
✱ 「第一日」講授
 
1/13(四) ~ 1/14(五)
每晚8:00-9:30
 
✱ 「第二日」講授
 
1/15(六)
上午9:00-12:00
 
✱ 「第三日」講授
 
1/15(六)
下午2:00-5:00
 
✱ 「第四日」講授
 
1/16(日)
上午9:00-12:00
 
✴️ 【中譯轉播網址】
 
✱ YouTube:https://bit.ly/3cmy70H
 
 
✴️ 下載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
 
-----
⏺️ 官網〔2021美國法座GBI冬季教授〈大印五具祈請文〉〕專區
 
✱ 法會詳細時間
✱ 法本下載
✱ 前導文、法教報導
 
⏺️ 官網〔大印五具〕專區
 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噶千佛學會 合十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