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2023 觀音法會

尊貴的噶千仁波切講授
藏譯中:久美多傑
 
日期:2023年5月20-24日
地點:美國亞利桑那州
Garchen Buddhist Institute
===========

目              錄

  • 眾生成佛之道
  • 了悟心自性,觀音大悲心
  • 一切修持與心結合,消除習氣
  • 咒語的功德與利益
  • 緣觀與持咒
  • 四種蓋障
  • 菩提心:八萬四千法之核心、煩惱之對治
  • 瑪尼即佛即慈愛,六字為六度精華
  • 於外如身,於內如眼,於密如心
  • 繫命四釘
  • 念修四支
  • 音檔利益眾生,瑪尼丸就是本尊
  • 本尊即菩提,本尊即加持
  • 嗡阿吽金剛誦
  • 殊勝薩迦月,功德倍增長

===========

 

謹向線上的全世界法友問候:「吉祥如意!」我在此用佛陀的缽,盛裝佛陀慈愛的奶茶向各位獻供,吉祥如意!你們都存在於我的肚子裡面,我們是一體的,所以我喝的時候你們也會獲得。

 

一、成就法:觀想與持咒的要點

所有在線上參與的大眾,請持續緩慢地持咒。一切修法的意義都是一樣的,不論我們在殿堂修任何的法,由於從基上面一切有情皆具足如來藏,如來藏就是心,這樣的心是具有智慧的。

釋迦牟尼佛說過:「眾生本為佛,然為客塵遮」,從基上面來說,一切有情都是佛,但是在道位上,則顯現六道的各種樣貌,承受著各式各樣難忍的痛苦。雖然說人道屬於化生的剎土,但仍然會感受到這樣的痛苦,如果想要擺脫這些痛苦,就需要依賴修持法門,因此祖師和諸佛就為我們指引了這樣的法門。

 

眾生成佛之道

我平日裡會講解修持法或成就法,什麼是成就法?修持成就的這個方法是什麼?皈依時上師會說此為法,延續這樣的理解,所謂的成就法或是修持的法門,即是眾生修成佛的方法。

原本一切有情都是佛,但是由於暫時客塵的遮染而酖著於自他,這就像是水和冰塊的譬喻,一開始是水,中間凍變成了冰塊,如此六道有情遭受難忍無比的痛苦,為了解脫這樣的痛苦,我們首先需清淨身的習氣。

身體由何組成?它來自「我」的這個概念而生成,由於時常有「我」的概念,所以無時不刻地在遭受著痛苦,就算當下我們喝一杯茶,也會認為這杯茶是「我」的,這個杯子是「我」的,所有的一切都圍繞著自我。當我們仔細去觀察,這個所謂的「我」,就為延伸出自他,因為有一個「我」,所以有一個對立面的「他」,因為有自他二元,所以共通的習氣造就了外器世間。

〈佛子行三十七頌〉說:「諸所顯現為自心」,一切顯現皆為自心的作用,但我們不曉得這一切是心的造作;我們認為是由外在的自他二相所造。從外器世間到內有情極其細微的程度都是由習氣所組成的:外器世間由共業,內有情則由各自的業,分化為旁生道、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等各種樣貌。

因此,為了消除自我的概念,所以有皈依和發心這兩種法門。首先是皈依三寶,從外在層面而言是佛、法、僧三寶,我們務必要向三寶尋求皈依,或是向三寶尋求救怙,既然是尋求救怙,那心態該如何調整?心應該要皈依佛。如果想要成佛,就需要依靠法,需要用法對治我執,這樣的方法就是慈悲;在進行皈依之後就是發心,而發心就是懷著想要利益一切有情的念頭,這樣的行為就像是帶來暖熱,能夠融化凍結的冰塊,當冰塊融化為水,就可以帶來各種的妙用。

 

了悟心自性,觀音大悲心

接著來談本尊的樣貌。大悲觀音有一面二臂,也有千手千眼,這一切展現反映出本尊的功德和事業。從身口意來談,本尊的意已經全然成佛,成佛之後便會開展他們的功德和事業,讓未解脫的有情得到解脫,未超度的人得到超度,以此來展開利益眾生的事業,不間斷地讓眾生暫時獲得人天善趣的利益,以及最終到達究竟的佛果。因為具有如此的功德和事業,所以觀世音菩薩展現出千手千眼的身像,本質就是大悲觀音。

各種法門都在一開始修皈依發心,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契合圓滿次第,縱有一百種成就法,最終要到達的目的就是圓滿次第。圓滿次第就是心的狀態、心的自性,當瞭解心的自性,心變得有如虛空,就會瞭解這一切道理。我們需要知道修持法本是為了消除我們的習氣,所以要不斷地修持,才能夠使習氣得以完全消除,有些人需要修三年,就像是衣服髒了要反覆地搓洗,要利用肥皂或各種清潔用品將衣物洗淨,所有法門的內涵在此。

所有本尊都總集於大悲觀音。什麼是本尊?我們之前談過八萬四千法門的終點就是菩提心,將八萬四千法門完全歸結、最終的要點就是菩提心,從根本來講是大悲心,大悲心是廣大悲心的意思。當我們看像千手千眼觀音法照時,要瞭解這是觀世音菩薩功德和事業的展現,大家應該之前都唸過「千手千位轉輪之聖王,千眼千尊賢劫之佛陀」(編註:〈觀音菩薩祈請文〉),從世間和佛法兩種層面來利益有情,並且為眾生帶來暫時的三善趣的利益,以及令他們最終證得佛果。因為能成辦這些事情,所以有千隻手及各種手印,具有智慧的人能瞭解箇中功德與道理,對於不瞭解的人則會認為這樣觀想的很勞累,實際上並非如此,我們應該瞭解這是觀音菩薩的功德,從各方面來理解——能夠成辦利益與安樂的根源在於觀音本尊——在修成就法之前具有這樣的瞭解會比較好。

我有悲心,我就是實實在在的觀音

觀本尊主要是為了對治我執。本尊分為世間本尊和智慧本尊:所謂「世間尊」是有一個固著的自他二元,這時觀想的本尊都會成為世間本尊;「智慧尊」指當瞭解心的自性,心變成如同大手印,知道沒有所謂二的概念,此時就是智慧尊,因此智慧尊是以理解來達成的。

當我們消除自己的我執,就可以單修一尊本尊而獲得利益,是何利益?當我們在觀本尊時,反過來觀察自己是觀世音嗎?心的本質是如來藏,所以觀世音菩薩的心和我的心是沒有好壞差別的,這一點是由佛世尊親自斷定的,既然如此,為什麼我們與觀世音菩薩相異?那是因為,雖然我們具有如來藏,但我們所想的都是「我」,有一個自我造作,所以當我們現在觀修觀世音之後,所做者都是觀世音,例如現在是觀世音在吃飯,是觀世音在喝水,因為我們都具有如來藏。

所以當我想的是觀世音時,我就是觀世音;同樣地,觀世音代表的是悲心,當我有悲心時,我就是觀世音,因此會嘗試要生起悲心,會思考從根本上斷除害他,以及從根本上成辦利他這個道理。如果我們想要生起慈悲,首先要生起慈無量心,當我們生起慈心,心裡產生希望世界能夠更好的感受,此時如同冰塊的心就已經開始融化,知道「這就是本尊」,不需要懷疑我是不是本尊,因為當你的心契合悲心,你就是本尊。

過去耶喜措嘉佛母曾經問蓮師:「何為本尊?」蓮師答覆:「本尊即是菩提心。」當你具有菩提心,你就是本尊,只要掌握這句蓮師的回覆。只要我們具有菩提心,我們就是本尊。當我們起瞋心,我們就是魔鬼。究竟上沒有鬼神的差別,在片刻之間,是鬼又變為神,轉變的成因在於當下暫時的緣,如此我們就瞭解:觀音其實就是悲心。當我有悲心,我就是實實在在的觀音,會生起這樣的定見。

當我們在唸誦六字大明咒時,六字大明咒即代表六度的心要,自己去守戒、修安忍、行布施,這是讓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變成六度行的方便,這樣的過程會反覆洗滌我們的心,當冰塊融化之後,我們證悟了無二的本智,來到究竟的圓滿次第,這時便能對本尊沒有懷疑;在還未能達到此目的之前,對上的福田(諸佛聖眾)生起恭敬與信心,便能夠融化冰塊,對下的福田(一切眾生)生起悲心,也能融化冰塊,這兩種都可以代表菩提心。

從字面上來談,「菩提」具有兩個意思,第一個是淨除,淨除愛我執,二個具足融合之意,就是能夠生起慈心。倘若我們對一個友伴生無量慈心,自己對朋友的感覺也會變得舒適,所以說自己獲得安樂的因就在慈愛,要思考這方面,要有這樣的定見。不論觀想任何本尊,都要知道自己需要具有菩提心,反問自己是否具有菩提心。具有善心者很多,所以具有善心的男士是觀世音,女士是度母,本質上就是如此,應當培養這樣的知見。

 

一切修持與心結合,消除習氣

持咒、轉經輪,融合於心

當我們在持六字大明咒時、觀想本尊身像時,要瞭解不論外在身像有幾百種,其內心的密意都是一樣的,最終到達圓滿次第時是完全一體的,因為佛陀過去已經宣說:「一切聖者本智界同一」,在內道佛教中最為殊勝、有別於其他宗教的智慧就在這一點,也就是般若度彼岸。

成就法有幾萬億種,以《大藏經》來講更是廣大,再往外延伸八萬四千法門,各自又可分衍出八萬四千種,將這一切義理總結起來可以涵納於:「悟實相乃無上之聞法」。只要具有慈心與悲心並且能夠消除我執,這一點就足夠,就會有此確信,修密乘法時,觀咒輪是為了防止我們的念頭向外擴散,因此我們才會說轉經輪的經輪很珍貴。

當我們觀外在的咒輪時,外在的咒輪就是手上的轉經輪,內在的咒輪就是所觀想的咒鬘,當咒鬘旋轉時,心會跟著而不向外流散,只要心隨著咒鬘旋轉、與咒鬘同在,「我」的概念就會慢慢地瓦解、融化、消失,知道這些要點之後,會反覆勤修於觀想所緣,隨著咒鬘的旋轉,慈心和悲心會緩緩生起,能夠去除我執。從作用上來談就是以上如此。

「我自己如同冰塊一樣,而我執會隨冰塊消融」,瞭解這些道理也就瞭解所有成就法的核心,這樣的方便或是道路是由佛所指出,佛宣講了法,而法所談的是慈心和悲心,在皈依的過程,我們會唸:「皈依法之精髓-—慈悲,皈依友之精髓-—善知識」,我們當中有會與不會的,大家一起修持、唸誦、舉辦儀式,跟隨傳規如理如法地修持,透過六受-—感受好聽的韻調、節拍,好看的景象如莊嚴的壇城等等,讓我們心生歡喜、舒展,這些加持能使我們如同冰塊的心逐漸融化,產生美妙的感受,要這樣思考。過去我曾經提過許多成就法的內涵,但請大家思考最關鍵、最根本的意義。

持咒的方法有很多種,舊譯傳承會結合韻調持咒,結合韻調持咒會有更大的力量,因為在持咒的同時,心也會更加融入。有些人會注重持咒次數,就會唸得很快,但持咒要融合心比較重要,次數不是最重要的,心有體驗才重要。在世間的音樂也是這樣,結合詞句跟韻律,可以讓我們的心產生感受;心會跳動,同時身體也會跟著舞蹈,如同此例,身心都會跟著擺動,了解詞句的意義結合持咒,心會跟著咒的旋律而趨行,讓咒輪和心相結合。

當心中觀想的咒輪在旋轉的時候,手轉經輪,兩邊同時轉動;反之,如果手是擺動不自然地轉繞就沒有意義,身體反而會痠痛。隨著咒鬘,手慢慢地轉動經輪,若我們的心向外流散放逸時,手上的轉經輪也會轉得混亂;所有咒輪的意義都一樣,都是在清淨自心。

觀身佛慢,淨除我執

清淨色身的方法是觀本尊的佛慢(譯註:金剛慢),反覆地觀想自己就是觀世音,每當「我」的概念生起時,就以觀世音替代,比方說吃東西時就想:不是「我」在吃,是觀世音在吃,喝什麼也是想著是觀世音在喝,像這樣結合所有行為而做是很重要的,當口中唱誦咒語的旋律,心裡也要反覆觀想這些旋律。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,我睡覺時也會播放咒音,心就會隨著旋律走,然後本尊就可以在夢境當中顯現,這就是清淨的幻身。

反之,如果我們只追求今生,就會流於貪瞋癡,並且留下習氣,習氣就像是影像的底片,容易顯現卻也容易消除,以利他心對治我執,就能消除習氣,連帶消除中陰的痛苦。都說夢境是虛幻的,惡道的一切痛苦都來自於習氣,習氣又來自於我執,所以當我執消失後,一切都可以清淨。

〈恆河大手印〉說:「譬如千劫所積闇,一燈諸闇盡消除,如是瞬間自心光,累劫罪障滅無餘。」這一世我們已獲得這個身體,當身體在受苦、生病時,就能償還過去世的冤債,因為過去造下的因已經成熟為果實,是定業不可轉,但夢境和中陰時的習氣是心的習氣,會長時間顯現,要消除也是能夠消除,即便只是剎那間生起菩提心,也能夠消除。

在佛過去所說的典故中提及:過去曾有一位商主出海尋寶時遇害,妻子就為他的兒子取了一個女生的名字,類似舵手之女,這是為了避免他成年後也要出海尋寶。但兒子成年後並未聽從,仍出海尋寶,期間因船隻顛覆遇害,而投生到一個名為鐵輪的地獄。一投生到該地獄,頭上就會有一個鐵輪。這是佛陀過去還未成道之前的故事,當他投生到地獄時,看到所有人都跟他一樣,頭頂著一個鐵輪,這是由於過去反對父母或親人對家屬造下不善業的果報。當時佛陀心裡就想:「大家這樣應該很痛苦」,並且生起了極大的慈悲之心,在那個剎那,他就從鐵輪地獄中解脫了,這些典故都可以在傳記裡面讀到。

痛苦的根源是我執,如果完全去除我執,即便想要感受到業報,也沒業報可感受,從究竟而言是如此,所以在我們持咒的時候,以悅耳的旋律持誦是很重要的。

 

咒語的功德與利益

有關咒語的利益,有九種想,如果一一講解內容會比較龐雜,各位可能會難以理解,所以今天就挑幾項重要的向各位說明。

本尊想

第一個,將咒語看待為「本尊」:假如經輪當中有一千萬遍的咒語,每轉繞一圈將會化為一千萬尊的觀世音,所以要看待咒語為本尊。所有智慧尊都來自於咒語,不論是智慧尊或世間尊,世間尊來自於剎土,也有來自於咒語,也有本尊是由種子字所化成,所以第一種想是將咒語看待為本尊。而看待為本尊之後要做什麼?

供品想

接著就是第二個,將咒語看待成「供品」:這麼做能夠供養十方一切剎土,假設有千萬尊的本尊,就能夠同時向千萬位本尊獻供,有關於這點,在〈普賢行願品〉當中這樣說:在廣袤如同大海的剎土當中,獻上等量的供養,偈文是:「一塵中有塵數剎,一一剎有難思佛」。這是能夠真實成辦的,要將咒語看待成供品,如果以此供養,是能夠供養十方剎土。供養的內涵是什麼?如果要向諸佛獻上供養,沒有比生起為利有情的慈心和悲心還要更為廣大的供養,所以要對有情生起悲心。

淨障想

接著將咒語看待為「淨障」:由於本尊遍於一切眾生的世界,就像隨緣調御、觀機逗教,令未超度者得超度,將惡道的有情度脫到善道、未解脫者得解脫;令已度脫到善道的有情獲得啟發,開啟因果業力的雙眼;令未得安逸者得安逸,讓已經開啟業力因果雙眼的有情,能夠策發菩提心,使已經僵化的冰塊慢慢溶解,依序按照次第而行,這是將咒語看待為淨障或除障。

以除障來說,咒語是最為殊勝的,因為當我們生起利他心的同時,我執會消融;最根本的蓋障——我執、自他二元,這就是暫時的客塵,最為殊勝的除障也就是結合咒語和菩提心的實修,隨著我們的觀想,心就會變得越來越清淨。心無法透過實際的洗滌來清淨,然而佛陀指示可以透過菩提心來清淨心,因此在一開始就強調要發菩提心,因為菩提心很重要。

接著,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以累積資糧,要歷經清淨的五百世、不清淨的五百世,結合六度的修持反覆累積及穩固菩提心,他們所做的迴向都是共通的,就像是把所有物品都集結在一個容器裡,他們統一迴向給一切有情,所有三世諸佛都是如此。就以現在的賢劫來講,期間就會有一千零二尊佛陀相繼出世,如此無量諸佛他們所說、他們所緣都是一樣的,所行的都是利益有情的事業,唯有要讓眾生最終都能夠成佛。

在這一劫轉法輪的是釋迦牟尼佛,就宏觀而言,賢劫當中將有一千零二尊佛,不僅如此,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也是觀世音菩薩的聖地,能夠佐證這個觀點的原因是,美國亞歷桑納州的噶千佛學會(GBI)大殿開光典禮時,竹旺仁波切蒞臨此處主持了開光儀式。在竹旺仁波切之前,在世界各地都沒有一坐下來持瑪尼咒就可以修持的方法,是竹旺仁波切開創了先河,他說:「你坐下來直接持瑪尼咒,瑪尼就是佛。」如今世界各地流行席地而坐持誦瑪尼的瑪尼法會,或是席地而坐持誦阿彌陀佛心咒、修持淨土儀軌的習慣,這些都是拜竹旺仁波切的恩德所賜。

另一點是,當初我也沒有特別去尋找這個道場,而是某一天施主John Kukor自然而然地買了這塊地,供養給中心;另一個證明此地是觀音聖地的觀點是,竹旺仁波切曾經說過:「這個地方很珍貴殊勝。」之後有些弟子撿到了一兩顆石頭,看到上面有類似眼睛的紋路,後續又有拾獲了一些有類似眼睛的紋路的石頭,又有一位法友繪畫了千手千眼觀音的法相,他繪製了一千隻手的觀音法相,這是他們具如來藏、有智慧的緣故,如今我們將這張法相供在佛堂的門邊,這些都是可見的實例,足以證明這個地方就是觀音的聖地。

加持想

接著是將咒語看待為「加持」:什麼是加持?當內心的我執消除,水的本質就可以展開,就像是智慧一樣,如果能憶念對上的福田的功德,就能夠增長信心,如此就能對上師等上福田者生起信心和虔敬心,如果能對上福田生起信心,自然能夠對下福田者生起悲心。我們現在所修的瑪尼法會,過去在噶爾寺是由恰美仁波切和噶爾滇津彭措等多位祖師創立,直到1959年之間,都維繫著寶瓶甘露丸的修法。過去國家也因此表揚獎助,當時的政府說,在青海囊謙共有七百多座寺院,其中日夜不斷地轉經輪與修法,並且守護當地的動物的是這間寺院,這是一座好寺院。這是關於修持瑪尼丸的歷史。

瑪尼丸和珍寶丸(編註:一種藏藥)兩者之間都是有關連的,所以任何人服用瑪尼丸,同時能夠具備兩種利益,一個是藥物功效的利益,一個是法藥本身的加持。不僅如此,瑪尼丸第一次自噶爾寺輾轉抵達到美國亞歷桑納中心(GBI)的剎那,天空就下起了雨,當下我並不知情,那時瑪尼丸才剛被送到辦公室而已,而在前幾天堪布仁波切在陳設瑪尼壇城時也降了雨,這都是瑪尼丸具有加持的象徵。全世界不論任何人有需要,都可以向各位獻上瑪尼丸,大家可以和中心聯繫。瑪尼丸的修持具有悠久的歷史,從過去恰美仁波切開創至今,都維繫著這項傳統,這也是為何我們要修瑪尼修法的原因。

在瑪尼關房的附近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「迦巴措卡」,意思是因雨水灌注而形成湖,所以可以簡稱為「雨露成湖」,這個命名的典故是過去在進行瑪尼修法時,曾經從天上降下甘露丸的雨,有這樣的故事,它就在關房的附近。

 

二、持咒的作用與瑪尼的精髓

緣觀與持咒

在修持瑪尼咒的過程,分為緣觀和持咒兩種。緣觀主要是清淨身的習氣,當我們修持生起次第時,如果能夠圓滿地觀想本尊的手印、裝束當然是最好的,這其中的每一項、每一個細節都有其蘊含的功德意義,這是諸佛本尊的事業的展現;初學者如果做不到,在片刻之間憶念起觀音也是可以的,觀音代表的是悲心。

身體和心兩者之間,心是主要的。既然心是主要的,具有悲心的男性或雄性動物就是觀世音,具有悲心的女性或雌性動物都是至尊度母,如果能夠掌握這樣的定見,就能夠做到怙主吉天頌恭在《正法一意》當中所講的:「生起次第本來即圓成」。《正法一意》是極為殊勝珍貴的法教,什麼是「一意」?三世一切諸佛的身語意功德事業都是一體的,都是一樣的,就是內道佛教徒不共的優點,也就是殊勝的地方,因此就比較能夠了解:哪怕是虛空當中的一粒微塵,都能夠含蘊三世一切諸佛的身語意功德事業。

在〈普賢行願品〉中明言:這就是空性的功德。在這一切當中,重中之重是什麼呢?就是在現階段的暫時性角度來講,初學者要著重於觀修本尊身與持咒。

生起慈心、悲心,契合空性

在我們唸瑪尼咒的時候能夠清淨心,如果能夠配合慈心和悲心,就像是在洗滌我們的心,否則對一般的凡夫而來說,心會反覆不斷地流於貪和瞋等各種念頭,染著我們的心。了解的話就能夠知道,瑪尼咒也是一種除障,能夠消除我們對於聲音的執著,所以當我們於外境顯現各種念頭時,以菩提心來應持,所有顯現皆會成為本尊,這時候心就會從冰塊融化為水了;變成冰塊只是輪迴裡暫時的展現,心的本體實際上是水,我們應該要曉得這一層道理。

所有一切成就法的心要總結起來,就涵攝於身語意三密之中,對於和我一樣的初基者來講,沒有過多的聞思,所以用以上這樣理解是比較容易的;對於許多學習聞思的學者來講,就能夠了解箇中的功德。

聞思本身有功德,但若無法歸納整理所學的這些知識,就會陷入混沌迷亂。如同祖師所說:如果執著於宗派,那就是自續派了。我們都需要瞭解有「向外分散」與「向內歸整」這兩點。向外分散是我們需要了解世間輪涅的一切法是如何運作;向內歸整是這一切法的根源是自心,當心清淨的話就是佛。「佛不在別處」,要理解這一點。

具足信心、虔敬,生起感受

前面向各位談到咒語的功德,在咒語的九個想當中,將咒語觀想為加持這一點是最主要的。將咒語看待為加持,需要從體驗上來了解。做個譬喻:一般來說,持咒的成就可分為「共通」和「殊勝」兩種,共通成就就像是我們在土地種下了一些作物的種子,它會生長成苗芽,會長出花朵、葉子、枝幹,最後成熟為果實,這些是屬於共通的成就,它能夠滋養動物,能夠帶來三善趣的快樂和利益,所以當一個人以共通成就為目標而修持的話,那就錯了,因為從根本上來說,共通成就會伴隨在「殊勝成就」後面獲得。

如果以稻米為例,令稻米成熟的根或植物,從一開始就存在,但如果我們不將重點集中在稻米的果實,就好比我們的目標不是在於成佛,這就白白浪費了菩提心;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把目標定在證得究竟的佛果,如此,在佛的果位上是沒有相異、個別,或者是二的概念。

將咒語看待為加持的想法,當我們多持咒之後,加持便會自然地融入。關於加持,密勒日巴尊者指出,當我們在看待一位上師或善知識的時候,具足虔敬心是很重要的。尊者說:「具足信心悲心切,豈非法器之弟子?契合虔敬實乃大莊嚴。」實際上,要具有虔敬心是有難度的。

關於虔敬心,跟各位舉個例子,我自己沒有太多學習的機會,但是會反覆閱讀〈佛子行〉。對我來說,即使已經反覆讀誦〈佛子行〉,但當聽見〈佛子行〉的聲音或者是唸誦〈佛子行〉的時候,仍然會想要聽、想要唸。〈佛子行〉的作者是無著賢菩薩,有一次我獲得了他過去居住的閉關洞穴的照片,在看到照片時,我就有一股感受,讓我不自覺地流淚,我過去並未親見過這位作者、這位上師,而會有這樣的體驗,源自於反覆讀誦他的作品,當他的作品能夠映現於心的時候,就自然而然地會生起感受;在流淚的當下,就開始清淨由我執所造成的蓋障。

當我們真正對眾生生起悲無量心而流淚的時候,我執就開始消融了,就像是冰塊融化變成水一樣,否則的話,不論我們怎麼樣祈禱,也只會像是冰塊之間的碰撞;如果對眾生沒有悲心、對三寶沒有虔敬心,就無法產生這樣的效果,因為我們的蓋障太厚實了。所謂的加持,要從這一方面去理解。

再舉另外一個例子。過去有一些修持文殊閻魔敵的弟子曾經表示,他們修持其他本尊,持咒達幾千萬遍,但是都沒有感受,而修持文殊閻魔敵一週就生起了一些感受,這是因為修法的本身並非主要,而修持的傳承和方法才是主要。

修持的方法或者傳承是非常重要的,在前一陣子向各位提過,「繫命四釘」中的專一安住這一點。在四釘當中的「禪定釘」是專一安住於心上:外在以閉關為結界,內在則安住於專一。要以什麼安住於專一?要這樣思惟:雖然相較於惡道的痛苦,我們已經獲得了暇滿人身,但是心是無死亡的緣故,所以我們必定是要跟隨著業力因果而行的;既然要跟隨業力因果的法則,就會遭受痛苦。在這些前提之下,修持轉心四思惟,如果能這樣做,不論走上哪一條道路,都會是善道;否則不了解這些道理,一味只謀求今生的利益,就會因為蓋障的習氣而投生於旁生道。

投生旁生道的種子在於心,是由心的蓋障所致,所以佛說:「然為客塵遮」,就像是將冰塊保存於冰櫃當中,即便經歷了數年也沒有辦法融化,如果了解這些道理,從一開始就生起虔敬心,內心就會生起感受。

所謂將咒語看待為加持:倘若我們專一修持一尊本尊,假以時日,當我們看到本尊的照片和唐卡時,就會自然地生起感受,就會對持咒有意樂心、會有興趣,而自己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,也會不自覺地自然憶念起本尊,這就是加持,需要有這樣的象徵。

現在我們是以〈佛子行三十七頌〉作為譬喻,類似這樣的譬喻還有很多,因此我讓他們重新印刷〈佛子行三十七頌〉,並且在裡面加上作者無著賢菩薩閉關洞的照片,我想應該也會有其他人跟我生起一樣的感受。首先是自己要有這樣的感受,隨後才能傳遞這樣的感受給他人。當生起這樣的感受時,就開始步入解脫輪迴的道路了,也就是我執的冰塊慢慢融解了。本尊和咒語之間是有連結的,將咒語看待為加持,是本尊具有如此功德,反覆持咒並長此以往,就會有感受,這樣的感受就是加持

清淨自心,培養智慧

在一段關於咒語觀修次第的法教當中說到:禪定就像是火,而持咒就像是風,兩者結合能夠焚燒蓋障的柴薪。禪定就像是火,專一地安住於禪定,心就會變得清明,就像是一盞智慧的明燈,如果要照亮,先要以心專一安住於咒鬘,如此就能夠以心來清淨心。發心之所以如此強調菩提心,是因為咒語和菩提心相關聯。

提及「焚燒蓋障之柴薪」,這時我們需要對蓋障有一些了解,它從哪裡來?假設我們今生的蓋障很厚實,原因在於前一世,因為我們說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就是一個人此生所遭受的痛苦或快樂,沒有絲毫的成份不是來自於過去世的業,而這些苦樂的種子在哪裡?以一朵花為例,花的顏色、香氣和花粉等等,都來自於種子所生成的;業的種子來自於心中的「我」、凡事以「我」為中心的概念,當這些習氣成熟,就會成為好跟壞的結果,例如善的果是樂、不善的果是痛苦,從世間共同的痛苦再到補特伽羅個別的痛苦,所有成因無一例外都來自於煩惱。

仔細思考這個因存在於何處呢?答案很顯然地就是這個「我」的概念,所以說這個「我」是最恐怖的。由「我」所造成的蓋障,從中產生的習氣顯現時,就會現出今生的各種相,如果不想要在這一輩子經歷這些,就需要留心於業,要盡可能地擺脫這些因。為了擺脫這些因,所以我們觀想本尊身、持咒,這些作用能夠脫離這些因,能夠清淨這些因,也就是清淨自心,這就是觀想本尊身和持咒之所以如此重要的原因。我們能夠以智慧來培養智慧,我們應該要在這上面仔細地思考本尊和咒語的作用,以及思考等流果。

 

四種蓋障

總體來說一共有四種蓋障,具有四種蓋障的證明或象徵在哪裡呢?

我執自他所知障,貪瞋造業煩惱障

現在我們來談一談關於「蓋障」。許多人很輕易地在談業障與蓋障,大家都說:「我要清除業障」,大家都曉得業障是痛苦的成因,由於過去造下了不善業,也就是惡業,所以現在產生了痛苦。我們在因果之間的關聯有些了解,但在一些細節和關係上未必那麼清楚,多瞭解一些蓋障,會對我們有幫助。

談到蓋障,首先要了解「所知障」。佛和眾生本來是不可分的,自他本不成立,但在不曉得的狀況之下,我們執著了自他對立,這是由於所知障的緣故,所以說「我」的這個概念是最為恐怖的,打從「我」的概念產生的那個片刻起,就會立即地產生出粗大層面的貪和瞋,同時也會延伸出細微層面的貪和嗔——也就是期待和憂慮。

一旦有了「我」,就認為我需要什麼、我需要一壺好茶等等,從細微的層面來講是期待和憂慮,從粗大的層面來講是貪和瞋,隨著貪和瞋的念頭逐漸生起,就會累積我執而將心凝結成冰塊,就像是不斷飄下的雪,積成厚厚的冰,這就是「層厚習氣漸滋增」,這就是所知障的形成,在這上面覆蓋著期待和憂慮的「煩惱障」--要這樣去想,要知道期待和憂慮所建立的世間法都是虛幻的。

身為佛教徒,有「我想要變得良善」的這種動機,都是對治法,所以打從一開始就要大家祈願「一切有情都具足樂及樂因」,不論做佛法或者是世間的事,都會強調發心,尤其菩薩乘更是如此。

「思惟一切眾生的利益」很重要,因為「我」的概念會產生所知障,因此無法見到自心本性。這也是要強調利他的原因,因為它是很重要的關鍵。一開始被所知障遮蔽,不曉得自他本無二的道理,由此而產生出自他對立的執著,從而在這上面堆積了煩惱障;從粗大的層面產生了貪和瞋,由貪和瞋再造業,所作一切都是只求自己的利益。

有些稍微有點智慧的人,會避免在自己獲取利益的同時去害到他人;有些則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,會殺害眾生來吃,如此沉溺於貪和瞋的煩惱障,不斷地累積習氣的蓋障,隨著我們對他人的傷害而造業,就有著「業」的蓋障和「習氣」的蓋障。

苦樂感受習氣障,隨業投生即業障

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形成的身體,就是習氣的身體,這時感受到的苦樂皆來自於習氣,如果我們累積的慈心與悲心夠強大,就會帶來對等的樂,也就是暫時地帶來善趣的安樂;由我執所延伸出的煩惱,則會招致惡道的痛苦,以及對應到六種煩惱而產生六道的痛苦。

所謂的六種煩惱就是從貪分化出吝嗇,將貪和吝嗇都算進去的話就有六種煩惱,一般來說貪是相對輕微的煩惱,但是由貪所延伸出的吝嗇心將致使墮入於餓鬼道,實際上每一種煩惱又個別具足了其他五種煩惱,從因來看,是由我執產生了煩惱,由煩惱而造業,造下的業就會使習氣愈積愈厚,在夢境中會重新感受到快樂和痛苦,這就稱之為「習氣」。

接著是惡業。什麼是惡業?惡業在藏音為「迪巴」,它有一種降臨的意思,造下不善業之後,我們不論多麼不樂意面對它的果報,它仍然會降臨,所以這就稱之為迪巴,也就是惡業。惡業會繼續做什麼呢?它會形成異熟果,也就是地獄。地獄實際上就像是能夠迅速消除煩惱的浴室或是醫院。在六道中,瞋心比較大的眾生就會投生地獄道,貪心比較粗重的眾生就投生到人道,吝嗇投生為餓鬼道,我慢投生為天道,嫉妒投生為阿修羅道,六道各自的種子由此展開,視眾生的哪個煩惱較粗大而決定投生該道。

在異熟果中以地獄為主。再來是等流果,等流果分為同行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。「同行等流果」就是我們過去做任何事情的業會延續,會不斷地增長,例如有些人自殺,這些自殺所累積的業會反覆增長,所以驅動我們的行為或是我們的傾向,都與同行等流果有關;「感受等流果」所造的業所產生的痛苦是不間斷的,哪怕我們投生到六道當中的其他道,也會像這樣子。

怙主吉天頌恭說:「因果剎那思想之自相」,瞋心比較粗大的眾生,像是旁生道中的毒蛇和蠍子,和我們都同樣具有如來藏,但為什麼牠們生出了這副樣貌呢?那是由於牠們有比較粗重的瞋心、忌妒、貪心等等,這些煩惱讓他們展現了這樣的樣貌。所以,在人道中看到的景象,實際上就像是為我們講解因果、展示因果的上師。論及煩惱所產生的自相,像是有些小鳥的歌聲美妙悅耳,令人憐惜,也有些動物像是毒蛇和蠍子,不僅會讓我們產生瞋心,牠對待其他生物也是抱著瞋心,這些都是感受等流果。

如果從同行等流果不斷地造業,感受等流果就會讓我們相續不間斷地承受痛苦;感受等流果和同行等流果都是屬於等流果,所以當我們不斷地這樣做,業就會愈積愈多。當我們聽完這些,會了解到,原來在六道中不斷地受苦,都是感受等流果,由於自己過去造下的業,所以自己要承擔這些果,知道了這些道理,知道了彼此之間的關聯,就能對因果有比較全面地理解。從異熟果的層面可以理解地獄,從等流果可以理解同行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。

在這些果報中,需要特別留意的是支配(編註:義同操縱、權力)的果,就是讓我們沒有自主權,例如我們知道瞋心是煩惱、不好的,但是當瞋念生起的時候,我們會不自覺地對自己愛人、對自己的友伴發脾氣,在那個當下我們就已經失去了慈愛。話說支配的果實、果報是最惡劣不堪的,它會放我們在中陰的階段,因為業力的關係不自覺、無法自主地流落到惡道,這就是支配的果報。

 

菩提心:八萬四千法之核心、煩惱之對治

如果我們可以自主的話,就會知道:內心當中的這個我執是不好的,要降低我執而提升利他心。當面對些微或輕微的煩惱時,以智慧探察即可撲滅,智慧的體性就是佛陀的精華所在。佛陀以般若渡彼岸,他曉得心的自性,他知道外在的情器都如同〈佛子行〉所說的「諸所顯現為自心」,一切輪涅都是心當下的狀態所展現,而心是沒有生滅的。雖說心沒有生滅,但是在中陰的時候,我們仍然需要感受由業所帶來的樂受和苦受,因此我們對業力因果需要留心。

之所以要留心業力因果,因為我們需要具有這樣的雙眼(世俗諦與勝義諦),如果我們能夠具有正知正念不放逸的話,就能夠領悟〈佛子行〉當中所說的,一切的苦都源自於貪求自樂,會知道由於我執的無明而展現出八萬四千種各自不同的煩惱,因此,要尋求能夠對治的方法就只有菩提心,也因此才會說:八萬四千法蘊,歸結起來的核心要點就是菩提心。

禪定如火,持咒如風,焚盡自他二元

所以,我們會在皈依三寶之後,著重於發心,並以發心為基礎。為了去除身的蓋障,我們修本尊緣觀;為了去除語的蓋障,我們持咒;為了消除心的蓋障,我們培養四無量心、世俗菩提心。當我們獲得勝義菩提心,此時才是真正獲得佛果,當我們本明獲得自在,一切輪涅都可以圓滿具足於本明。如果曉得輪涅也都是幻相,輪涅就是清淨的剎土。

堪千竹清嘉措仁波切所整理的密勒日巴尊者《十萬道歌》中說:「指引悟入大智故,處處皆成越量宮,人人皆是本尊佛。」如果真正了解,就能知道確實如此,哪怕是惡道也只是暫時性的,究竟說來,佛是沒有遷轉變異和生滅的,既然如此,為什麼我們還是會感受到痛苦?為什麼還是會流轉於旁生道?為什麼還是可以看得到毒蛇?投生旁生道之後,需要歷經很長時間的痛苦,在惡道當中,旁生道的痛苦可以說是最嚴重的。

祖師吉天頌恭說過:「畜牲愚癡重故甚低劣」,為了要清淨這一切,所以說禪定如同火一般,修誦或持誦如同風一般,能夠焚燒蓋障的柴薪,焚盡我執和自他二元。當沒有「我」,就成為了佛;了知如同虛空般的法身,就知道自他是無二的;能夠從輪迴當中解脫,便能夠救度他人。虛空所遍心則遍,這就是大手印,這就是看到勝義諦,為了能夠了解這一點,我們現在觀咒輪、持咒語,就像之前所說的,禪定如同火,持咒如同風息循環,首先了解這個道理,接著要實修,讓心專一安住,安住於所觀想的咒輪。

當然起初要發菩提心,要有利他的心,接著手轉動轉經輪,這樣就可以了;如果能夠以此來淨除我執,則一切都能夠淨除,要有這樣的認知體驗。向外分散能夠分化為六道有情,向內攝集含蘊於我執,能夠了解利他心的重要性,知道「圓滿諸佛誕於利他心」是真實的。

菩提心是珍貴的,成辦利益和安樂的方法是什麼?知道一味地追求今生乃是痛苦的因,這樣一來我們就進入了解脫的道,也就是掌握解脫之道。所謂焚燒蓋障的柴薪,是指從一開始利用世俗菩提心,利用慈心、悲心焚燒我執,當我執不存在,自然就沒有自他;接著就能夠證悟勝義諦的菩提心,如此可以獲得佛陀的果位。要獲得這一切,仍需要透過觀修本尊和持咒來達成,這就是禪定如火一般,持咒如同風息運行,以此焚毀蓋障的柴薪,這個道理就在於此。

因果真實不昧,業因必有果報

當今世上有接受因果跟不接受因果的兩類人:其一,對於不接受因果的人,我們仔細思考,他們只是沒有辦法連結因果和苦樂之間的關聯而已。在這個世上,只要有痛苦的因就必然會產生痛苦的果,若不承認則自己會受害,然不會因為承認就比較好,不承認就比較壞,它是一個法則,有因必然會有果,既然如此就要謀求一切眾生獲得樂及樂因,就是慈與悲。

其二,也因此在世上,具有智慧的人都會強調慈愛,愛是很珍貴的,他們主張在動物界當中,狗是最具有愛心的,就像是此例,其實科學就是智慧,能夠透過智慧來了解這些道理。

所以,不論一個人承認業力因果與否,最終他都要承擔一切好壞的結果,吃虧的會是自己,只要造下因,就沒有人可以代替我們承擔業;認為沒有所謂的因果、沒有前世跟來世,這些基本上可以統稱為偏陋野蠻的思想。

 

瑪尼即佛即慈愛,六字為六度精華

瑪尼六字是六度的精華,如果你向竹旺仁波切求取心性指導的話,他會跟你說:「念瑪尼咒,瑪尼是佛。」既然瑪尼六字具足了一切六度,三世一切諸佛的六度就能夠完全的涵攝於其中,因為只要是佛就一定具有這六度。

總結而言,什麼是瑪尼?瑪尼就是慈愛。如果一個人具有慈愛、無量心,就沒有我執,他能夠很自然地行持布施度,就像密勒日巴尊者所說,自然會行持十善業,如此一來,我們也就能夠推敲出,如果一個人具有慈愛,他就會行布施,也會自然地持戒,他不會想要傷害他人;知道對自己的妻小的愛是很珍貴的,會自然地修安忍;會自然地具足禪定,因為心是清淨的;此刻的心,也會自然的行持精進,會恆時不間斷的謹言慎行,會一直留意念頭是善還是不善,也是維持正知念不放逸,這就是精進;最後是般若,當心完全消除我執和六煩惱的話,自然會是清淨的。

十度波羅蜜多

在六度的後面再加上方便、力、願和本智,就是密勒日巴尊者所說的十度。在佛的果位上,自然地具足這十種力量。三世一切諸佛的願力、本智都涵攝於一,總集一切諸佛的福德,就是迴向發願,這就是「方便」。能夠清淨三界一切有情的我執煩惱,這是「力」,能夠戰勝來自於我執的四魔。

接著是「願」,有一句偈頌說:「三世自他身語意,所集一切二資糧」,其實隨處可見福德,只是我們不會保有,不知道這些是福報,真實的福報就是慈愛,哪怕是對螞蟻生起愛心也是福報,了解就是福報,就會持有這些福報。

最後是「本智」,如果完全地消除我執,見到如來藏,了知沒有自他二元,這就稱之為本智,如此一來,十度自然涵攝於六字大明咒。

所以說六字大明咒或是瑪尼就是佛,在瑪尼當中是真實具足些功德的,這時候假如再問你什麼是佛?你是能夠很明白的知道「佛就是慈愛」,一切八萬四千法蘊都總集於菩提心,在〈佛子行〉當中說:「圓滿諸佛誕於利他心」,利他心其實就是慈無量心,如此這般懂得掌握佛的教言,知道向外擴散(展開)與返回(收合)來理解,總結起來就是慈愛與智慧。

這樣修持的話就會容易一些。向外展開的話,就可以分衍出教言、三藏、口訣等等;向內攝集的話,一切八萬四千法蘊可以涵攝於菩提心,用這樣的理解修持,就比較能夠了解內道佛教徒的內涵。

 

三、觀想的方法與功德

請各位法友專一地安住於舍字周圍有瑪尼咒環繞的觀修,只需要用耳朵聽我講就可以了。

 

於外如身,於內如眼,於密如心

今天要講的內容是大悲觀音。所有宗乘都有外內密的三種層次,在佛陀的教法中也劃分了外圍別解脫乘、內圍菩薩乘、密圍密咒乘,所對應的一切成就法也分為外內密三個層面。以觀音為例,他的外在修持是為千手千眼,這是外在的展現,代表他恆時眷顧著一切有情,我們在讀觀音祈請文的時候時常會唸誦:「千手千位轉輪之聖王,千眼千尊賢劫之佛陀」,觀音菩薩的利生事業遍及輪涅,沒有一處不遍及,這一切都是觀音的身語意三者的功德展現。觀音菩薩,「意」的功德即是大悲,也就是無所緣的悲心,觀音之所以遍及一切六道,是因為觀世音菩薩具足慈無量心、悲無量心等的四無量心。在一切眾生的心續當中,但凡具有如來藏、具有心的人就具有少許的慈愛,至少會有一點點的慈愛,這是如來藏本身就具有的功德。如果我們能將這樣少許的慈愛不斷地擴大,就能夠融入加持,以佛法僧三寶為道,以三根本去修持,最終能獲得法報化三身的果位,這是基道果。

祖師有云:「於外如身,名相廣大示;於內如眼,所見標幟法;於密如心,能憶之色法。」

「於外如身,名相廣大示;內部如眼,所見標誌法」,要談如何以清淨觀來看待本尊裝束背後的意涵。「於外如身,名相廣大示」,從觀音的外在身相來講,有很多細節可以談,例如他的手誌、手印以及生起次第的觀想。

「於內如眼,所見標誌法」,觀音菩薩手上所拿的手誌不是鐵匠一個個打造出來的,而是世間本身就具有的器具,它反映出觀音菩薩行持這些事業的結果,這是所見的標誌法。例如他頭上頂著五佛冠,代表五煩惱已轉化為五方佛的本然智慧,這一點在普巴金剛或文殊閻魔敵的讚頌文很常提到,一切本尊的裝束、標誌、莊嚴,都有其涵義。

「於密如心,能憶之色法」,指的就是我們中間會修的密集紅觀音的法。密修的意思是俱生,勝樂輪金剛也是俱生,這一切都具足於眾生的身和意,一切的眾生都具足於我們的蘊界處,就像心是太陽,其本身就具足光芒。如果大家懂密修,其實就是這部密集紅觀音的法,雖說很好理解,但是它需要歷經許多修持的體驗才能夠領悟,是難以領悟、難以證悟的。就容易理解的層面,我們認得出來外在的裝束,也都能大致理解,但探究到密部時,是否做到去除我執和執取,就顯得不是那麼容易了。對於秘密層面會有大致的理解,但是它需要結合理解、體驗和證悟,如果沒有從一開始的理解,結合中間修持的體驗,最後領悟或證悟,就沒有辦法達到成果;就像我們要種一朵花,也是先播種,讓種子發芽,接著它開花結果,密部(秘密)的層面所指的就是這一點。

密修重點,由果入手

在兩部不同的成就法之間,我們會去區分這兩者是相異的,就詞句和意義而言,它有多跟少的分別,但每一部法都具有外內密三個層面,密修(密成就法)所指的就是在持咒語時的觀修。

當我們觀修咒語時,內修和密修就會在這裡顯現,這就是「果」,在基道果時,果可以融入於密修。闡述其中的道理,是為了要讓我們來到如來藏,在心如來藏的層面,沒有眾生與佛的區別,為了有這樣的理解而宣講了這一切。所有的成就法都不是別義,都不是分開來的,彼此之間都有著承先啟後的關係,就像是冰逐漸融化,水流入土壤滋養生物,也可以變成天上的雲朵而降雨,要如此看待。水是菩提心的譬喻,了解後就可以修持密集紅觀音。

觀修紅觀音的父母雙運相,從生起次第看來好像是簡單的,但修持時外在是天地,內在是情器,到了祕密層面就是世上的生物。不管是人或動物,都有雌雄兩者,兩者之間的關聯就密部層面而言,就是有著自他,在二執的層面一切都顯現為正反兩面,然在心的層面沒有雌、雄或第三性可以區分,但是顯現明和空兩面,在「明」的這面看到心的自性,在「空」的這面顯現出無二,如同虛空一般的空性,當中沒有自他兩種分別,明朗地瞭解這個道理就是明分,這就稱為「明空雙運」。當明空的功德彰顯,產生出來的樂就是常有或是不會變異的樂,而所謂的金剛持或佛果指的就是這點。

清楚心明空的狀態,在這上面串習,起初有了解,中間修持達到體驗,最後證悟,密集紅觀音這個法門所要要講的就是這一點。從外到內一直到密都是要依照順序的循序漸進,就像是首先是種籽,接著冒芽,最後成為花朵,要以這個方式去理解。

悲心遍及三界有情,顯有化為觀音相

在這本《密集紅觀音》的紅色法本第十九頁(藏中英法本第七頁),在持咒這邊有著「嗡瑪尼唄美吽舍班匝薩瑪雅匝匝吽邦吙」,這段咒語完全顯現整個正行儀軌的意義。在密咒乘的儀軌,基本上都會有智慧尊與灌頂的環節,在這個階段我們實際要修的是心。心要修持的是什麼?什麼是所謂的「放光」?要做到放光,首先要有慈無量心。如果有慈無量心能夠感受到眾生周遍,具有慈無量心時自然能生起悲心,當悲心在心續中生起,能遍及一切三界有情,因為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藏,所以能夠讓冰塊融解,這時候他們都會化現為大悲觀音。

一切顯有皆能化現為觀音相,冰塊融化之後是真的能展現為水的本質,在法本的詞句都揭露了這個道理,為了讓自己產生體驗,首先生起慈無量心,知道本尊的本質就是菩提心,最後對於成就法儀軌等等生起敬信和樂心。

在我們六受的感官開啟時,是真實能夠產生這種效用,關鍵在於外內密的「密」的層次,從外面的層次來講,針對上根者需要廣軌。怙主寂天頌恭曾經說過,當他們在閱讀廣軌的時候,隨著內文能夠知道觀世音菩薩的每一個手印所代表的個別涵義,它所代表的是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和事業,這些皆在儀軌中闡明,一般人可能會認為,這樣觀想很累,沒有辦法將全部的觀想做到位,如果是這樣的話,理解箇中的義理也是可以,要有這樣的理解是最為關鍵的,如果能夠掌握這幾句的話,對所有的修持和成就法會有所幫助。

 

繫命四釘

在「繫命四釘」當中第一個是「禪定釘」,這是讓心專一安住;接著是「心咒釘」,心不放逸地觀想咒字環繞於咒鬘,安住其中。

在《密集觀世音》法本持咒的附近有這段偈頌:「放光對面供養佛,淨治諸眾之罪障」,「放光對面供養佛」這個散或放即是「集散釘」。自己對外放光的光是什麼?這個光就是慈愛的光。眾生的苦是什麼?眾生的苦來自於我執,我執產生自他二元,接著衍生出瞋心和嫉妒,由此而造業,這些會為世間帶來痛苦,世界上的紛爭、痛苦皆由瞋心和嫉妒等煩惱所造成,了解這些相之後就會明白,只要煩惱越熾盛,相對地就會為世間帶來更多痛苦。

試問疾病的痛苦是如何?戰爭的痛苦又是如何?從這裡面細想,我們就可以知道,都是由人所造成的。當今所產生的疫病和戰爭等等,皆來自於人為,而他們所懷的思想或念頭無非是厚實的我執和瞋心,就像是烏雲密布的時候會降下冰雹,這些都是煩惱的過患。要用什麼來對治這些煩惱呢?答案是慈愛,而我們向外擴散照射的就是慈愛,這樣一來,我們對菩提心就會有更深的信解,也會知道現在的這些事物,都是為了拓展或是增強慈愛的方法,這一切都要從經驗來看。

在集散釘的時候,要觀修咒輪,並反覆串習。現在大部分人在累積咒數的時候,會以次數為主,但是次數不是主要的,在咒輪旋轉的時候,心會產生感受,我們需要在心裡生起感受。有時候我們要觀想一個極細小的物體,能夠提升我們對空性的功夫,所以所要觀的物體越小,越要提起專注力,例如在有些地方要觀想很小的普巴杵或是細小的智慧薩埵,這就是要觀想細緻的原因。

 

念修四支

在次第上分別有念修四支,分別為念修、近修、修成跟大修,第三個修成有時候會翻譯成修行。這四者之間的差別在哪裡?需要從體驗上來認識。

首先,觀咒輪的時候,要先做到反覆清晰地觀想咒的聲音,在這個階段是「念修」。反覆觀想的期間能夠清淨心,這就像是在製造眼鏡的鏡片時要不斷地打磨,而我們在觀想咒輪的時候,也是不斷在以慈心、悲心淨化我們的心,當我們的心越來越清晰的時候,就能夠很澄澈地觀想咒輪,就像沒有波浪、漣漪的水面能夠映現星辰和月亮一樣。當我們做到內心有什麼都能夠清晰地映現時,就代表我們修成了念修,這時候我們做任何的觀想都能夠明朗的顯現,這就修成了念修的量。

在顯教裡面,持咒時,觀音的意命是白色的舍字;在密法則是觀紅色的,代表妙觀察智的體性。大悲觀音是蓮花部,所以在密法當中會觀紅色的舍字,首先觀想六瓣蓮花,大小大概是豌豆大小左右,上面分別有「嗡瑪尼唄美吽」六個字,在中央有紅色的舍字,紅色舍字在六個字母的中心點,它的外層有一個圓形的光形成的帳幕,這些要觀想得極為細小;排列的順序依序是往左邊旋繞,就是逆時針;而旋轉的方向則是往右邊,也就是順時針。如果這些能夠清晰地觀想,就達成了第一個階段——念修,接著加快轉繞的速度,隨著速度的加快,會變得沒有念頭,能夠專一安住。

當我們安住於手轉經輪時,轉動速度快的時候,我們的心就會很集中。就像有些科學家會設計一個轉盤,透過轉盤的轉動吸引貓的注意力,小朋友看到轉經輪的時候也會被吸引,這就是手轉經輪的功德或是特點。我們的心會隨著經輪而轉繞,這樣的輪圈就像是洗衣機的輪圈,洗衣機能夠洗滌我們的衣服,而經輪或咒輪可以清淨我們蓋障,同時這和觀世音菩薩的悲心與加持是有關係的。

首先具有自己的信心,這是「自心思惟力」;接著是「如來力」,也就是過去觀世音菩薩所發下的願力;最後是「法界力」,也就是一切眾生都具足如來藏,所有具有心的六道有情都具有如來藏,這是他的功德,只是現在展現的像是冰塊一樣,這是暫時的客塵遮染所致。

自心思惟力可以看待為信心、意樂或是虔誠心,如果具有慈無量心就能與諸佛密意融合,如此安住,能夠達到無所緣。此時觀想六咒字,向右順時針轉繞,當速度達到不可見的地步時就是修成--能夠清楚地觀想咒字是「念修」,緩慢地轉繞是「靜修」,快速轉繞是「修成」。修成時,就可以開始觀想光芒向外放光,而這個光芒就是慈愛,也就是心的感受是慈無量心,能夠感受一切眾生所苦,會逐漸地生起想要解脫這些眾生痛苦的感受,能夠知道這些眾生的痛苦——業顯來自於我執,來自於自他二元,當很快速地轉繞,已經無法用眼睛捕捉,就是「大修」。

當光芒照遍一切處,這個時候就沒有自他,這時候就是大修。這時候會緣念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顯相皆為本尊,一切聲響皆為咒語,一切念頭皆是本智的作用,在勝義的層面上沒有自他,這會生起這樣的體驗,在見地上分為基道果,如果我們能如此思考,就會有這樣的感受。

理解、體驗、證悟

起初轉動咒輪,再來心專一安住,然後變得明朗,接著向外放光,生起慈無量心,真實地對一切有情懷悲心,當生起悲心時,曉得一切眾生的業顯習氣都來自於我執與二元對立,而這是不實存的,是習氣,就空性而言即是如此。就像冰塊也是自然凝結而成的,導致冰塊形成的原因是我執,從究竟的角度,並沒有一個實有的冰塊,而且它可以利用慈心來融化。

若就感受而言,也就是一開始有理解,接著在實修上產生體驗與感受,就知道這些是能夠實際去利益有情的。所謂有情,真的就像是冰塊一樣,慈愛就好比太陽;在大修的時候,能真實感受外在的器世間是越量宮,內在的情世間是大悲觀音,這樣的感受是會生起的,結合念修四支,從內涵探究理解的話,這些是都成立的。

針對觀想,我們可能會以為要將世界觀想成某個模樣,但事實並非如此,觀想的過程只是讓我們「真實見到世界本來的樣貌」,世界本來就是我們觀想的那樣,只是我們沒有辦法如此看待、我們沒辦法見到這樣的狀態。

在六道當中,依據不同的眾生,有六位能仁,也就是六尊佛,他們依序將眾生從惡道渡脫到善道,到善道後再繼續為他們講解真理,從次第道路上依序令未超度者得超度,未解脫者得解脫,將他們都牽引到成佛的殊勝道上,如果能知道這個世間的規律,任何實修的人就能夠很快的獲證佛果。

在修行的道路上,密法被稱為捷徑,任何掌握捷徑的人能夠迅速抵達佛果。通常我們會觀想一切有情成為聖者觀世音,這是怎麼一回事呢?在六道當中,有分清淨和不清淨的,六道有情都隸屬於化身的範疇。佛的法身和報身屬於清淨的層面,有數以萬計、難以計數的剎土;而化身分為清淨的與不清淨的兩種,在這個空間裡能化與所化兩者是在一起的,就像遍智聖者等所有上師,都是以人的形象存在於世間,在人或動物界中,也有一些具有慈愛者會互相幫助,雖然外相上是眾生的樣貌,但所行的卻是利益眾生的事情。就像是科學研究,也是在造福社會以及社會中的有情,六道的能仁都是各別以該道的有情形象在饒益眾生,所以不僅限於只有坐在法座上的上師才能利益眾生。

在世間當中,有真正以慈愛和悲心在互相救怙、守護、幫助對方的人,一切諸佛皆以慈母憐憫孩兒一般對待一切眾生,這個意義是什麼呢?當我們在觀想、實修的時候,要知道實際上正在如此成辦著、如此運行著,當這樣了解。如果能具備這樣的了解,就能進入到理解、體驗和證悟的程序當中。體驗就是世間如此運行、會有這樣的理解,我們都在這個循環規律當中,輪涅之間的關係是透過這樣的實修,可以達到有別於輪迴的程度,這就叫做涅槃,也就是佛的果位。為了讓我們徹曉這個道理,所以諸佛、上師們講解了這樣的法門,誰了解這個道理,誰就掌握了能夠快速成佛的捷徑。

大家應該要自己體驗念修四支,這是有其必要性的,這是很重要的,就像我們在觀大手印的時候,也是要依序由修持寂止到勝觀,要經過四瑜伽的過程,這些都是在念修四支中會經歷的。接著我們的心逐漸清晰,或隨著我們的心逐漸清淨,不論是修持大手印或大圓滿,這樣的功德會隨著過程而能生起,所以這樣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。

有一種領悟:若我們能具備獲得功德的雙眼,就能夠具有某一種功德或特質。我自己曾經有這樣的體驗,這是什麼呢?六道是屬於化身的範疇,所以遍滿了化身,比如學校的老師、醫院的醫生,或是政府機關的從業人員,有極多數的人員是在做著造福社會人民的事情,他們正在解決人民的煩惱,他們具有強烈的悲心;因觀世音菩薩的本質是悲心,所以他們當中具有悲心的,男性是觀世音,女性則是度母,這樣的感受是真正能生起來的。

首先要了解觀音和度母的自性是慈心、悲心。內心的悲心是最關要的,如果能具有這樣的理解,當我們持咒並進行持咒的觀修時,是能夠真的有這樣的領悟。這個世界充滿了化身,這樣的淨觀會在內心生起,能去除我們的我慢、還有自他的二元對立,減少我們的煩惱。淨觀能夠很實質地幫助我們,能夠淨除不清淨的,特別是清淨我們的我慢;當我們對他人有友好的心,對他們生起意樂心的時候,我們的我慢會慢慢清淨。

「頂禮支」是我慢的對治,當我們對一個人生起恭敬心或生起慈愛心的話,例如憶念學校老師功德、對方的好,如此一來,我們的心會變得和平、安樂,能夠信任對方、吸收對方的優點,會有這些好處,所以我們以「開啟淨觀的門」來形容。要開啟這扇門需要了解:觀音與度母是慈悲的自相。本尊的外貌縱有千萬種,但他們的核心歸結於菩提心,也就是愛,不論誰具足愛,他就是本尊,透過這樣的理解,就能看待一切顯相為本尊、一切聲響為咒音,透過這些力量或效果,生起這樣的領悟。

 

四、修法音檔與持誦瑪尼丸

音檔利益眾生,瑪尼丸就是本尊

本月是藏曆的薩迦月(薩迦達瓦),如果大家想在這個月修持瑪尼儀軌,可以修持這個簡軌(紅觀音法本),也可以播放音檔,這些都是有功德的。

在這個修法的音檔中,有多少的上師和弟子,我們就能夠獲得他們的功德,播放出來對眾生也是有幫助的,所以大家可以這樣做。

單純只修這個法本(紅觀音法本)也是可以的,它很方便,所有的義理也都包含在其中。如果自己有瑪尼丸,可以將它放在水晶的寶瓶裡,陳設在佛龕或壇城上,這樣持誦瑪尼咒,加持也會增長,這樣修是可以的。瑪尼丸具有許多的益處,要將這點放在心上,總之瑪尼丸就是本尊,要對它有歡喜,要對它有意樂心。

 

五、發心的殊勝

本尊即菩提,本尊即加持

這一段短短的儀軌(《皇室觀音儀軌》)內容當中有一個重要的要點,所有修持的人都應該要曉得。本尊指的是慈愛,而我們所唸誦的「雜吽棒后」代表著四無量心,這邊要結合四無量心的觀修。我們的心就是如來藏,既然是如來藏,當我們生起四無量心時,就能夠完全地將煩惱轉化為本智,在這段的詞句當中就闡明了這樣的義理。

如果能夠精通這部法本,就能通曉一切的法門,所謂「本尊即菩提心」就是要訣。法本的內容雖然簡短,但具有很大的加持,大家若能理解,是很有幫助的。

如果具有慈無量心,悲心會自然生起,會慢慢具足四無量心,所以一開始要先生起慈無量心,如此一來便能夠具足四無量心,要讓自己的心續具足這些功德。眾生本來是佛,但是因為我執和煩惱的緣故變成了如同冰塊一樣,就像水,白天融化為水,晚上又凝結成冰,這樣理解就能知道何為「本尊的加持」。

本尊的加持就是菩提心,脫離了菩提心,我們就是冰塊,就像水遠離熱源後就會凝結成冰,一切法門的要領或是核心就是在這一點,如果我們能夠加以探討、理解,就會知道原來八萬四千法門的根源是菩提心,所以這些簡短的儀軌才會如此重要。因為很重要,所以各位務必放在心上。

五方佛屬於清淨的幻身,沒有生滅、沒有遷轉變異;六道有情屬於不清淨的幻身,白天融化為水、晚上又凝結成冰,會剎那變化,但水的本質自始至終都未曾改變,這就是本基,正所謂「若知本基即見地」。只要在我們的心續當中具足菩提心,我們就與佛是完全一樣的,沒有差別,為了講述這樣的利益,法本當中就說:「與身語意無別故」。

 

嗡阿吽金剛誦

「嗡阿吽」是密咒當中修誦的究竟,有些人會領受許多的灌頂和口傳,接觸許多的本尊,有信心,但是會很勉強地修持,可以不用這麼做,要知道內涵的要點是在菩提心。

結合呼吸與正知正念

如果能夠結合「嗡阿吽」和呼吸,就能夠相續不間斷地修持。吸入氣息時為「嗡」,進入「臍間吽」時為「阿」,「阿」的裡面有「吽」,「阿」字和「吽」字要觀成火焰。心安住於臍間時會變得清明,火焰焚毀如柴薪的念頭,這時候氣就會變得清明,能夠將所有的念頭像柴薪般變成燃料。

嗡阿吽金剛誦和火焰有緊密的關聯,將所有的法門歸結起來,總集在「嗡阿吽」,「嗡」是身的體性,「阿」是語的體性,「吽」是意的體性,而意又是一切的總集。

在一切日常生活當中,都要讓意安住於心,每當我們想一次心的時候,氣或風息就會進入到臍輪,這裡是風息的王位,將氣引導到這裡,就能夠不斷地累積氣。當氣安住於臍輪時,心就會變得明朗、清明,所有氣脈的修持都是為了將氣引導到臍輪,觀想「阿」時,要想火焰不斷在閃爍,要日夜不間斷維持這樣的修持,所謂不間斷地修持——密咒乘的禪定指的是這個。

「供養諸佛無間斷,眾生淨障無間斷,己獲成就無間斷,具三此等無間斷」,這些都可以包涵在嗡阿吽的修持當中。供養諸佛不間斷,利益眾生也不間斷,自己獲得成就也不間斷,自己的蓋障會隨著正知念的安住,以及菩提心的具足而得到淨除,如此觀修嗡阿吽金剛誦。

觀修不同本尊時,可以依照個別本尊而修,而要結合所有本尊修持,就可以修嗡阿吽金剛誦,在日常所有的行為中,這樣修持是很好的。對一開始修持的初學者,可以著重在「阿」的修持,先以「嗡」吸入氣之後,就安住在「阿」上面,讓氣安住於臍輪,不需要特別勉強,讓它自然能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,我們讓氣安住在臍間是有幫助的。

 

殊勝薩迦月,功德倍增長

謝謝所有線上參與修法的你們,這個月是薩迦月,是很殊勝的,大家都知道薩迦月具足了三個重要的節日。這個簡短的瑪尼修法〔影片〕放在網路上,大家可以時常自修,也可以將修法的音檔放在念佛機或錄音機裡不斷地播放。同時在薩迦月十五日的時候,我們會舉行紐涅的修法,就是斷食儀軌的修法。自己有時間時,修持瑪尼的法,在薩迦月中所得的功德可以乘十萬倍的倍數增長,觀音菩薩的本質:慈心、悲心,能夠對治六道一切有情的痛苦。

線上修法珍貴恆存

看待線上活動時,不應該如此想:「那個是即時的、是真的,現在直播結束之後就不存在了。」事實並非如此,線上的修法就像是報身一般。心要或核心是法身,加持或力量是報身,法身和報身屬於清淨層面,是恆時都存在的;化身屬於六道,有分清淨或不清淨兩者。理解的話,就知道不論何時,我們於線上修法,護輪和身語意的所依都是存在的,線上的修法是珍貴殊勝的,能見到相,也能聽到聲音,是恆時常在的,要以這樣的思惟修持,平時若能這樣不間斷修持會很好。

一切本尊的總集是觀世音,此法的儀軌是簡短的,同時我們也有修瑪尼丸,瑪尼丸結合瑪尼丸和珍寶藥丸,任何人不分教派,想要請都可以跟中心聯絡,我們都很樂意奉上,而自己若有攜帶的話,也可以多分享給他人。瑪尼丸能夠清淨在世者的業障,對生者是有幫助的,對亡者的心也是有幫助的,它對身心兩者都有幫助。從過去噶瑪恰美仁波切開創至今,瑪尼丸都維持著這樣的修持傳統,這是很珍貴的,任何人或任何中心有需要都可以跟我們聯繫。

謝謝大家,向所有全世界透過線上參與的法友問候吉祥如意!

 


【台灣噶千佛學會編輯部】

藏譯中:久美多傑

中文聽打:張燕玲

總編輯:Karma Sherab

編輯:Saga Dai

定稿日期:2023/8/18